退烧药到底怎么吃?
【小主播温馨提示】
出于安全考虑,家长面对孩子发烧的时候,一定不要擅自用药,本文内容并不能作为家长自行用药的标准。涉及婴幼儿用药问题,必须带宝宝当面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以便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给出正确的用药及治疗指导。希望宝宝发烧时,家长能够淡定应对、科学护理。
上一期节目里,我跟大家分享了基础体温、发热级别、物理退温以及退烧药等相关内容,今天我将继续跟大家聊一聊常用退烧药的剂量说明、退烧药的副作用等知识。
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常用婴幼儿退烧药的剂量说明。
常用的婴幼儿退烧药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是通用名;对应家长在市面上常见的就是“泰诺林”和“美林”,这是商品名。
以这两个药为例,服用的剂量与婴幼儿的体重相关;又因为滴剂和混悬液的含量、浓度不同,服用量也相差甚远,因此家长需格外注意。
参考剂量可见下列图片,分别是:泰诺林滴剂剂量表、泰诺林混悬液剂量表、美林滴剂剂量表、美林混悬液剂量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安全考虑,婴幼儿的退烧药使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图1.泰诺林滴剂剂量表
图2.泰诺林混悬液剂量表
图3.美林滴剂剂量表
图4.美林混悬液剂量表
看完这几张参考剂量的图片,下面我们再来聊一聊“如何看待退烧药的‘副作用’”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担心美林(即布洛芬)的副作用,其实不必过虑。美林有较为明显的胃肠道刺激作用,因此容易引发恶心、呕吐,于是就造成了疾病加重的印象。其实改在宝宝吃东西之后服用,就会大大减轻副作用的发生率。但如果发现宝宝服药后出现大面积皮疹或面部肿大,则应立即停药马上就医。不过这是极为罕见的,家长不要太担心。
相对而言,泰诺林(即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就较为温和,副作用小,因此常常作为首选退烧药。
但无论是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药效的维持时间均在大概2-3小时,最长可能是6-8小时;而每种药的单日使用频次有限,对乙酰氨基酚的最大量为每日5次,布洛芬为每日4次。
所以如果宝宝服用一种药后,温度控制的时间较短,很可能出现一种药服用量已经达到每日上限,但宝宝体温又回升至38.5℃以上的情况。这种情况就可以改换另外一种退烧药。
举个例子:宝宝1点用了泰诺林,常规而言,5点可以再用一次。那如果3点的时候又烧起来怎么办,就可以用一次美林。如果过一段时间再烧,再换回泰诺林。这样,每一种药的单日使用频次都不会超过上限。美林和泰诺林中间需要间隔1-2小时。
再次强调,为了宝宝的安全考虑,退烧药的使用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有些家长可能还会问,栓剂、糖浆等药物能用吗?
如果宝宝因为药品味道等原因,不愿意口服退烧药,也可以考虑使用栓剂。常见的栓剂也是对乙酰氨基酚栓剂,使用剂量、频率和口服剂相同。使用时剥去外皮后,经肛门塞入1-2cm的深度即可。特别要注意,避免口服剂和肛栓剂同时使用而造成药物过量。
婴幼儿发烧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等进行退热。阿司匹林容易引起瑞氏综合征,对肝脏和大脑有严重危害;尼美舒利则因肝毒性已在12岁以下儿童中禁用。
宝宝发烧时,也不要随便使用成人版本的退烧药,即便剂量缩减也容易造成身体危害。
不推荐使用复合成分的感冒药水、糖浆或中药成分不明确的糖浆等。因为复合制剂中也经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烧药成分,当单方制剂和复方制剂同时使用时,很可能会造成某一成分过量服用,而导致药物中毒。因此家长在给宝宝使用药物前,请务必阅读说明书。对乙酰氨基酚再温和,过量也会损伤肝脏。
上一期节目中已经提到,这里再次提醒家长,如果宝宝除了发热,还有以下异常情况,比如:宝宝看起来精神不好、食欲欠佳、昏睡不醒或烦躁不安等;伴随耳朵疼、腹泻呕吐、喉咙痛等;曾经有过热性惊厥史;3个月以下的婴儿体温超过38℃的。家长需要带宝宝尽快到医院就诊。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我是育学园儿科诊所的逄毅药师,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逄毅 育学园儿科诊所 药房主任
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 药物制剂专业;
曾任职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药剂师、 北京和睦家医院 高级药剂师、北京和睦家医院顺义诊所 药房主管;
现担任育学园儿科诊所药房主任一职,负责为临床挑选和审核最优质的药品,并保障供应。工作至今已有13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熟悉各类药物的药效、药理及不良反应等。在工作中能积极有效的与医生沟通提供药品相关的资讯,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保障。同时擅长与病患沟通,及时解答各类与药品相关的疑问,耐心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特性,以保证患者能正确服用和使用药品。同时担任药师培训导师,负责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保障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 往期语音
- ● 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 ● 详解发热—人体是如何维持正常体温的?
- ● 宝宝腹泻、泡沫便,吃益生菌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