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只是个孩子呀~呵呵,可你特么不是啊!

今天说得少,主要为吐槽。

诚邀大家看完一起……吐……

前阵子说过,我正努力给稀罕存钱去报早教班,算算终于快够了,于是昨天预约了试听课。

算起来,这该是稀罕第一次尝试正式社交。以前虽然每周末都会去公园商场,但和小朋友的交流仅限于在妈妈怀里和对方招招手,却从未单独和同龄人交往过。

而对于我来说,也可以说是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体验——要开始面对诸如有小朋友抢了稀罕玩具怎么办,她被小朋友打了我要不要干涉,她欺负了别人我该怎么教育等一系列问题。

然而事实证明我想多了,一两岁的小不点儿之间的争夺、推搡看上去是那么正常,稀罕下课后在活动区玩儿,期间被别的小朋友抢过玩具,也从别的小朋友手里“虏获”过战利品,争夺过程中,会有各种搞笑场面发生——

 

比如:有的被抢者比较敏感,哇哇大哭,但哭到最后显然已经忘了自己在哭啥,玩具被送回手里了仍然抽泣不止,并且好像不认识那个玩具了;

有的小朋友玩具被掠走后一脸懵地摊手环顾四周,然后瞬间被其它玩具吸引,饶有兴致地抓在手中把玩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还有心更大者在玩具被抢后咧着嘴傻乐,饶有兴致地看别的小朋友尽情摆弄原本属于自己的玩具,嗨到不能自已……

 

总之,观察了一会儿我发现:像稀罕这么大的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所有的行为也都根本都不带任何恶意,只是随心而动而已,所以家长大可放松心情,让孩子独自去尝试如何与同龄人相处。

然后,在她有特别过分的举动时加以制止,并简单地说明为什么不可以即可。现场的围观群众们确实也都很放松,并不干涉小不点儿之间的你争我夺、打打闹闹,只是会在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时候再出马。

然而,按国际惯例,和谐画面渲染至此,应该有个转折。

的确,整个画风突变于一个熊家长,而稀罕竟然莫名成了故事里的女二号,我也有幸听到了“他还只是个孩子呀”的现场版,简直荣幸之至~

知道你好奇,故事是这个样子的——

小不点儿们玩了一会之后,有个大宝宝班的课结束了,于是活动区多了几个五六岁的小朋友。有个小男孩看上了稀罕手里的球,伸手来拿,不知天高地厚的稀罕面对豪夺竟不肯撒手,自然被人家一把撂倒在地上。

我怕稀罕被踩到,赶紧过去把她抱起来,小男孩的爸爸也冲了过来,边道歉边教育儿子不能推小朋友,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好好商量,我在安慰稀罕的同时表示没关系,孩子之间这种场面很正常。

一团和气之下,事情貌似可以到此结束,8过神转折来了~

小男孩的妈妈不知从何处乍现,见老公在教育儿子,瞬间狂躁起来,大声质问孩子爸爸“怎么了”,同时不忘抽空瞪我一眼。见势不妙,我抱着稀罕转身撤退。

身后隐约传来孩子爸爸的解释声,貌似在叙述情况。爸爸说到一半,刚才那位始终沉默且一脸悔过表情的小男孩突然“哇”地哭了起来,哭声之委屈凄厉引得活动区的所有家长纷纷侧目,我也忍不住回头望去。 

映入眼帘的场面甚是滑稽:爸爸一脸无奈,尴尬地皱着眉面沉似水,那位母上大人则蹲下温柔地将哭得惨绝人寰的儿子搂在怀里,高声安抚:宝宝委屈啦,宝宝不哭了,有妈妈在,臭爸爸,不哭了,不哭了……

劝慰之下这位慈母仍不忘举目环顾,检阅到我时,眼神之凌厉让人不禁后背发凉,大概她已在内心赏了我和稀罕这两个惹哭她家少爷的罪魁“一丈红”,搞得我甚是心虚~

 

然而……NND~这特么好像哪里不对呀!

第一,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第二,一屁股坐地上的“受害者”是稀罕,我心虚个啥?

后来,夫妻二人开始用十分适合旁人偷听的音量争吵。爸爸声音低沉,听不太清,妈妈的话大意是:他还只是个孩子,你这么限制他,会阻碍他释放天性,以后出门在外会畏手畏脚。对孩子来说,最亲近的爸妈非但不站在自己这边,还替外人批评自己,会让他觉得严重没有安全感,以后影响社交……

一席话说的我竟无言以对,只能默默担心那位少爷的未来……

的确,孩子是一张白纸,很多事都是无意为之,所谓“不知者无罪”,所以即便他违反了原则、破坏了规矩、影响甚至伤害了他人,也不应该被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加以评价或指责。

不责备并不等于不教育。

而说出“他还只是个孩子”的家长,就是在逃避教养责任。不仅如此,“这孩子不听话,我怎么都管不了他”、“我说了一百遍他就是不听”、“我也没办法,孩子就是拧”也都属于在逃避教养责任——

这是一种家长放任自我懒惰之下的妥协,象征性的“管教”只不过是为了给找自己心理上的安慰和推卸时的借口而已。

做家长,虽然不用事事替孩子承担,也不能时时限制、指责、说教,无时无刻不小心翼翼,因为怕孩子变“熊”给旁人添麻烦而始终如屡薄冰充满负罪感。

适时的引导与教育却是必须的,段然不可以全盘推卸,用孩子的年幼无知来做自己于养育上懒惰无能的挡箭牌,振振有词地肆意挥霍着社会送给孩子那些理解、包容与关爱!

昨天带稀罕离开早教中心时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真的有人亲口跟我说出了“他还只是个孩子啊”这句辩词,我很可能会礼貌地提醒他:“呵呵,可你特么不是啊!”

槽吐完了,轮到各位了,有啥想法,欢迎点击“添加妙招”跟其他妈妈分享哦。

猫猫君还聊过这些,你也一定感兴趣~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