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到底有多可怕?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1-6岁儿童。随着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普遍接种,全球范围内,脊髓灰质炎病例在逐年下降。但仍有部分地区偶有爆发。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在病毒流行时,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潜伏期大约为5-14天。大多数患儿感染后是没有症状的。少数患儿会出现轻微前驱症状,包括头痛、咽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这些症状持续1-4天,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感染。

若前驱期症状消失后1-6天,体温再次上升,伴随头痛、恶心呕吐,颈后肌群、躯干及肢体强直灼痛,便进入瘫痪前期。如果病情到此为止,3-5天后热退,即为无瘫痪型。

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则进入瘫痪期。大多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当体温退至正常后,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瘫痪期分为四种类型,最常见的是脊髓型,可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下肢较上肢功能更易受累。如果累及颅神经的运动神经核和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则称为延髓型,表现为呼吸暂停、血压脉搏不稳定等。也有少数患儿表现为高热、惊厥或嗜睡、昏迷,称为脑型。部分患儿几种类型均存在,称为混合型。

在恢复期,瘫痪从肢体远端开始恢复,持续数周至数月。严重者受累肌肉会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

对脊髓灰质炎的诊断主要依靠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测定脑脊液中病毒RNA是确诊脊髓灰质炎感染的金标准。此外,也可以从患儿咽部和粪便中分离出病毒进行鉴定。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减轻恐惧、减少骨骼畸形、预防及处理合并症、康复治疗。鉴于没有治疗该疾病更为有效的方法,预防尤为重要,即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