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安全意识须趁早,莫等宝宝受伤才后悔

宝宝自能够移动自己之后就进入了容易受伤的阶段,一直到宝宝3岁左右,这期间宝宝都不具备多少自我保护意识,不知道什么东西会让自己受伤,甚至也不知道哪些事会令自己失去生命,所以就更加离不开父母及看护人的细心看顾。

宝宝在1岁左右理解力和记忆力逐渐开始发展,能够慢慢理解并记住家长的教导,所以父母在排查家居环境中安全隐患的同时,还要开始培养宝宝的安全意识。

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和唱儿歌的方式给宝宝讲安全守则,生动活泼的讲述方式会比平铺直叙的宣教要让宝宝容易理解。例如,小白兔光着脚在草地里走被扎伤了(告诉宝宝不能光脚走路),小胖猪跟小雨点做游戏之后生病了(告诉宝宝下雨了就要回家),小熊不洗手就抓东西吃结果拉肚子进了医院(告诉宝宝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除了这些,家长还可以开动脑筋,给宝宝编一些与安全常识有关的小故事讲给他听。

对于家中不允许宝宝触摸的物品、家具及宝宝容易受伤的地方,家长可以贴上统一的红色标识,例如大红色的禁止标识,告诉宝宝看了这个标志就代表这是不能碰的,如果宝宝十分想摸一摸,应该叫家长陪宝宝一起。家长可以假装用手摸一下后装作受伤的样子,告诉宝宝“好疼啊”,让宝宝通过直观的印象了解到家中的某些物品是不允许碰触的。带宝宝外出时,看护人应牵好宝宝的手,边看边走边给宝宝讲述外出活动安全守则,回家后可以鼓励宝宝进行角色扮演,例如模仿交警指挥交通、排队等候公交车等。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