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生活中那些高频错句

下面这些话是不是经常能听到?有些话可谓是家长经常脱口而出或总是挂在嘴边的。别看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这些话的威力可不小,宝宝很可能会因此“受伤”。

NO.1 “别人家”

“别人家宝宝已经睡整觉了,你怎么就总是醒呢?”、“别人家宝宝都会爬了,宝宝你倒是往前动一动啊”、“别人家宝宝已经长4颗牙了,宝宝你怎么就不长牙呢?”、“别人家孩子看见人可高兴了,宝宝你哭什么呢”……这样句式的话还有很多很多,各位爸爸妈妈一定不会陌生。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宝宝是一模一样,这不仅是指宝宝的长相,还包括宝宝的成长发育过程。每个宝宝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遗传物质都不一样,每个家庭也不一样,自然他们的生长情况也不一样,宝宝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家长不要总是将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不要总是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好,要将目光放在自己宝宝的优点上,允许宝宝存在个性和不同,对宝宝的短处或错误要正确引导,不要总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压或贬低自己的宝宝。

NO.2 “我小时候”

“我小时候一口母乳都没吃,也没见我生病啊”、“我小时候我妈就给我把尿,髋关节也没发育异常”、“我小时候半岁就吃盐了,所以这么有力气”、“我小时候经常挨打,孩子不懂事就得靠打”、“我小时候天天光着屁股在外头跑”……总将“我小时候”挂在嘴边的人,大多都会抵触或拒绝科学育儿知识,而是将经验和记忆当做带孩子的指导方针。

只要生活水平提升了、科学技术发展了,育儿方式也就会随之变化。打个比方,20年前的手术需要将肚皮划开一个大口子,但如今已经有了微创的技术;20年前人们的饮食喜欢重油重盐,但如今的营养学知识已经明确了不当饮食习惯与慢病之间的必然联系。带孩子这件事也是一样。爸爸妈妈只有做个育儿路上的有心人,才能获得正确的科学育儿知识,养育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

NO.3 “脏!”

宝宝想摸摸外面的树叶,大人赶紧说“脏!”;宝宝想踩踩地上水洼里的积水,大人赶紧说“脏!”;宝宝想在地上爬一爬,大人赶紧说“脏!”;宝宝想自己把脱下来的纸尿裤扔进垃圾桶里,大人赶紧说“脏!”……这句话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字,但是出现频率之高大家肯定都有感触。

孩子的感知觉体验就是在不断的摸爬滚打和品尝体味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大人担心孩子将灰尘和病菌吃进肚子里的心情和初衷可以理解,但是以“脏”、甚至以“孩子弄脏了会增加自己的家务量”作为理由来剥夺孩子获得感知觉体验是站不住脚的。只要给宝宝及时洗手、洗脸、换衣服,就能够有效避免宝宝因为不卫生而患病。

NO.4 “笨”

几个宝宝一起玩穿珠子,宝宝试了几次都没成功,妈妈在一旁着急了,说“真笨,不就这么穿进去吗”;宝宝想自己打开饼干盒子拿一块饼干吃,但怎么努力小手就是打不开,爸爸说“真是个笨蛋,吃都吃不到嘴里”;妈妈每天睡前都教宝宝如何自己刷牙,但宝宝就是不得要领,脱口一句“怎么那么笨啊”……这么看来不免觉得好笑,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你若以为小孩小,那你才是真的小”,千万别以为宝宝小就什么都不懂,其实宝宝心里什么都明白,他能够从“笨蛋”这两个字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嘲笑、否定和蔑视。如果父母总是以“笨死了”、“笨蛋”、“你真笨”这样的话来评价宝宝,这直接会导致两种结果——其一,宝宝越来越不自信,真的变笨了;其二,当有一天爸爸妈妈自己也做错了事,宝宝也会脱口说出“笨死了”这样的话,那时候,爸爸妈妈可别觉得意外。

NO.5 “不要你了”

宝宝还想在花园里玩一会儿,但妈妈想赶紧回家做饭,说“再不回家不要你了”;宝宝在玩具柜台前耍赖非要买个小汽车,爸爸不让买,拉着他往外走,说“再闹不要你了”;宝宝打预防针前哭闹着不打,奶奶说“打个针有什么可哭的,再哭不要你了”……虽然大人只是想吓唬吓唬宝宝,但宝宝可真的会因此心理受伤。

在宝宝生命的最初3年是建立内心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只有建立了足够的安全感,宝宝才能有强大的心理基础走好未来几十年的人生道路。一次两次用“不要你了”来吓唬宝宝虽然能起到效果,但与此同时,宝宝心中正常健康的亲子关系和对父母的依赖却被破坏了。此外,时间长了,宝宝就会对这句话越来越无感,他知道爸爸妈妈不会真的不要自己,父母对自己除了吓唬吓唬也没别的招,宝宝难免会变得越来越难管,心中对爸爸妈妈的尊重也就随之下降了。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