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语有些慢?皆因你“废话”说得少

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可算是学习的基础之一。宝宝如果语言发展较早,就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人顺畅的交流,能够让宝宝的需求得到准确的满足,也更容易为他们带来满足感、自豪感与成就感。

 对宝宝来说,语言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浸入-积累-内化-输出的过程,在宝宝能够进行输出之前,爸爸妈妈几乎看不到任何效果,然而这几步却又是宝宝语言发展过程中必经且重要的阶段。为什么有的宝宝说话比较早,且能够流利清晰表达,而有的宝宝情况却恰恰相反呢?其中固然有个体差异的原因,但环境因素也必不可少——如果看护人喜爱且善于表达,经常和宝宝互动,为他提供语言练习的机会,那么宝宝通常在语言发展方面就会表现良好。因此,不妨从宝宝一出生开始,就抱着“只为耕耘,不求收获”的心态和宝宝说“废话”,来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只是,在说废话时,有些技巧要特别注意。

不要强制、刻板地要求

营造语言环境不等于逼宝宝学习甚至强迫他开口,很多爸爸妈妈一不小心就会掉进这个误区,刻板地要求宝宝跟着说,甚至会让他模仿自己的口型,这不仅会让语言学习变得枯燥无趣,还会给宝宝带来不小的压力,让他心生抵触。

 

不要制止宝宝的哭喊

这看似“无意义”的举动,其实是宝宝在为发声做准备。然而,大部分情况下,宝宝的这种努力却被不知内情的爸爸妈妈粗暴地制止了,认为“这样不乖”。其实,最恰当的做法是,当宝宝喊叫时及时给与恰当的回应,例如提醒宝宝小点声,但是继续鼓励他发声,并且模仿他,还可以变换语音语调,以及表情等,或者适当地加入一些词汇与描述,让宝宝享受用自己的方式和爸爸妈妈交流的过程。

 

遵循“干什么、说什么”的原则

日常的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是最有助于宝宝理解并学习语言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不妨“干什么、说什么”,在帮宝宝换尿布时、穿衣服时、喂奶时,都可以向宝宝描述当时的情景:“纸尿裤湿了,宝宝不舒服,换一换。”“宝宝穿衣服,左胳膊,出来!右胳膊,出来!”“宝宝饿了,喝奶咯……”等等。描述时,注意语言尽量简单、明确,吐字清晰、缓慢,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如“吃饭饭”,“小车车”这样的“儿语”,以保证宝宝能够接受正规准确的语言输入。

 

注意掌握时机引申内容

当宝宝开始“输出”时,帮助他进行语言的引申是个很好的促进学习的方式。比如宝宝看见了小猫,可能会高兴地喊:“猫猫,猫猫!”爸爸妈妈就可以抓住机会,进行引申:“对,小猫,白色的小猫。小猫可爱吗?和小猫打招呼吧。你好,小猫!”借助这种方式鼓励宝宝更仔细地进行观察,并且充分利用当下的场景学习。

 

有了如此大量的“废话”作为积累,将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作为浸入式“教学”的课堂,又何愁在某一日,宝宝会突然会说个不停,给你惊喜呢?当然了,不要忘记,宝宝的语言发展还与遗传有关,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切勿将自家宝宝的学习进度与他人比较,免得徒增不必要的焦虑,也给宝宝压力。一定要记得,只要宝宝处在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有了足够的内化时间,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量变”终究会带来爆发式的“质变”。

 

在引导宝宝学说话时,你有什么心得?

你家宝宝在学语时,又发生了哪些趣事?

点击下面的“添加我的妙招”分享给更多爸爸妈妈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