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饭”虐我千百遍,我待“喂饭”如初恋?

你是否曾见过这样一个场景:一对外国夫妻带着年幼孩子外出就餐,那个如洋娃娃般的宝宝安静坐在餐椅中,专注而努力地“对付着”盘中的大餐,或一盘意大利面,或一个蛋糕切块,哪怕弄得满手满脸满身都是酱汁或奶油,他仍是兴致勃勃,而家长则坐在身侧袖手旁观、谈笑风生?

相同的场景置换到中国,估计鲜少有父母能容忍孩子一顿饭吃20几分钟,却连根面条都没吃进嘴里,爸爸妈妈们宁愿牺牲自己的就餐时间,也不愿容忍宝宝面对食物却要独自面对饥饿,更不愿容忍自己因为宝宝吃饭邋遢而要面对这样那样的“眼神指责”——“天呐!那个妈妈太不像话了,不管孩子自己先吃,你看孩子饿的……”诸如此类。于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孩子宠溺纵容、不想他吃苦受罪的欲望,也为了避免得到他人这样的评价,“喂饭”成了中国家长对孩子表达关爱的“最直接、最频繁”的方式。

孩子吃饭,不光是保证他的健康生长,还要让他有兴趣、有参与感。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就真的只能忍饥挨饿吗?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饥饿时觅食的本能,这是他出生即有的能力,他会用哭泣唤起家长的注意,然后家长接收指令开始哺乳喂食。确实,完全失去家长的依托,宝宝很难吃饱饮足,但这不意味着他没有吃饱喝足的认知,也不意味着宝宝没能力控制自己的进食时间和进食量。

所以,不应给孩子严格规定吃饭的时间,也不用到了某个时间点就一定要让孩子吃饭——对小月龄的宝宝来说应按需喂养,对大些的孩子则应按规律喂养,如果到饭点不吃就收起来,等到下顿再吃,中间不要提供零食,放心,偶尔一两顿不吃,孩子也不会被饿坏的。孩子吃饭,应让他有参与感,营造一种吃饭的氛围,让他有饿的感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对吃饭的兴趣,而不是一到时间就把他抱到餐桌前,不管他饿不饿。

“打仗式”的喂饭方式,或许只是家长的自我安慰剂。多次喂养、追着喂、拿玩具逗弄、边看电视边吃、讲条件……有太多家长在抱怨“不能提吃饭这事儿,提起来就头疼,喂个饭太难了!”孩子吃得好才能长得好,当孩子表现得对吃饭没兴趣时,家长们就开始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让孩子多吃一口。然而,却经常事与愿违,你越想让孩子好好吃,他越是对你精心搭配的食物爱答不理,结果孩子的生长趋势也不理想。

“打仗式”的喂饭行为与家长想要培养宝宝良好进食规律和习惯的愿望南辕北辙,这种做法只会让家长作茧自缚,陷入令人苦恼的“喂饭”难题中——每次吃饭都要喂,不喂不吃,喂也吃不多,一顿饭拖拖拉拉吃半个多小时,还未必能吃够家长设定的量。其实,让孩子爱上吃饭并不难,“愉快饥饿”就是最好的开胃药:等到孩子真正饿时才喂他,并让他逐渐养成正常进食的规律和习惯。当然,你可不能用“不吃就饿着”这种话刺激孩子,也不要因为担心孩子饿而让不吃正餐的他零食管够。

其实,教养孩子就像种树,你不在树干生长的关键时期扶持一把,就不该责怪树最终长成弯曲的样子——即便我们提倡“自然养育,不过多干预”,却也不意味着家长无需为宝宝树立良好的行为示范。如果家长沉溺于喂饭的安慰效应中,那么不仅孩子无法获得吃饭的幸福感和参与感,无法逐渐掌握独立吃饭的能力,无法逐渐养成正常进食的规律和习惯,而家长也要常受其劳,并要慢慢消化自己种出的“苦果”!所以,不妨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些吃饭的自由和快乐,让他既有底线也有弹性地好好吃饭!

有关宝宝的喂养问题,你还有些什么话想说?点击“添加我的妙招”分享给更多爸爸妈妈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