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教不改的“暴力”娃娃,可以这样管教他

原本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爱打人,和小朋友一起玩儿的时候,也表现得很有攻击性,动不动就会推人一把、打人一下,而且屡教不改,这让家长感到特别头疼,有的家长甚至会严厉地斥责孩子,给他贴上有“攻击性”的标签。

而事实上,对于两岁半的孩子来说,用成年人的动机去解读他的行为还有些为时尚早,更谈不上所谓的“暴力”。当然,打人的行为毕竟是不值得提倡的,但家长在出手制止之前,不妨先来探寻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这样能够让引导变得更有效果。

两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社交的欲望,只不过语言发展水平有限,因此就习惯用肢体语言去代替口头语言,用动手的方式去表达需求,而且孩子控制身体的能力还比较差,有时候也会造成打人的“假象”——也许他的本意只是想摸一摸别的小朋友,但是下手太重,就成了家长眼中的“打”。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对于家长行为的模仿,如果家长比较强势,总是要求孩子对自己完全服从,那么孩子在和同龄人交往的时候,可能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希望小伙伴能够顺从自己的意思,遇到对方不配合时,孩子又不会用其他方式达到目的,只能用打人来表示不满。

因此,遇到孩子有打人的行为时,家长不要过于严厉,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可以先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引导。如果孩子只是想向小朋友表示友好,但下手没有轻重造成了“误伤”,那么家长可以为他示范该怎样摸一摸、拥抱别人。如果孩子心中有不满的情绪,但是不会用语言表达,所以用打人来发泄,那么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感到生气、不高兴的时候可以怎么办,该如何表达。最后,家长要注意以身作则,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以尊重为前提,不要强势地采取压制的手段。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