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出个“超级孩子”,真的好吗?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当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或带到朋友家去玩,如果检查医生或是朋友夸奖孩子“呦,你的孩子现在发育得很不错哦,行为反应完全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的特征呢”,这样的夸奖家长听了也许并不会十分开心,很多家长喜欢听的是“你的孩子发育得真好,完全超出了同龄的小朋友呢”这样的语言,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超级”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放弃了孩子刚来到这个世上时家长仅仅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平安的长大成人即可的初衷。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是父母意愿的延续,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不排除是一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生活的更好,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将自己未完成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没有考进名校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进名校,对乐器一窍不通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够成为肖邦,运动能力欠缺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健将。即使有些家长本意不愿强迫孩子,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因为不想自己的孩子未来落后于别人。

但是这样的行为是不推荐的,无论家长的动机是什么,虽然迫使孩子成为“超级”孩子的努力,会暂时满足家长造就一个“神童”的梦想,但是其实得不偿失,有研究表明,与没有压力的孩子相比,那些过早承受压力的孩子会出现以下问题:

1. 从长期来看,他们的水平并没有提高。那些很早就在家长的要求下开始识字阅读的孩子,也许在小时候会给家长带来惊喜,被冠以“神童”的称号,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但是很快这些就会被其他孩子赶上,而这些在家长强迫下学习的孩子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抵触。更明智的做法是在孩子想要学习的时候教孩子,那样教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2. 很早就表现出倦怠。被父母强迫去学习芭蕾的孩子,可能在第一次上正式芭蕾课的时候孩子就已经感觉到厌倦了,但是父母已经为孩子请了老师,报了班花了钱,之后就会强迫孩子去学习,孩子就会表现出抵抗和倦怠。

3. 在极端的情况下,孩子会失去童年的快乐。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而如果父母将孩子的玩耍视为浪费时间,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到不开心,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会过早的体验到失败、沮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和饮食,出现头疼、胃疼、发抖的情况,严重时会影响孩子的社交,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出现孤僻症的倾向。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