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分享,你的引导很重要(下)

我们已经讨论过分享对于培养孩子亲社会行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建立团队意识等方面的重要性,并且介绍了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时,家长可以做些什么。今天要讨论的,是家长在要求孩子分享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对于两岁多的孩子来说,学会分享固然是必修课,但是建立正确的物权意识同样重要,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通过对物品的掌控权来体会自我的力量。因此,在鼓励孩子分享之前,要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欣赏自己的玩具,体会“所有权”带来的满足感;同时保证孩子的分享行为应该是在他自愿的前提下完成的。否则,在强迫下进行的分享,不仅不能让孩子体会到快乐,还会让他感觉父母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对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十分不利。

并非所有的物品都要分享

对于孩子特别珍视的礼物,例如父母送的生日礼物、孩子的安抚物等,要让孩子保有独享的权利。家长要明白,分享固然是个美德,但人同时也有保留私人空间的权利,孩子特别珍视的物品都应该属于他的私人空间内,不“对外开放”是很正常的,这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另外,还有些东西是不宜分享的,例如牙刷、手帕、内衣裤等私人物品,家长也要向孩子说明。

不要给“伪分享”制造机会

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分享时,加入了逗弄的成分,无形中会让孩子对于分享的概念产生误解,例如有的家长提出要分享孩子的食物,如果孩子不肯,家长便做出要抢的样子,这样会吓到孩子,让他更不愿意与人分享;如果孩子同意了,有的家长又会“独占”,直到把孩子惹哭,家长才会还给他说:“真小气,还给你,妈妈逗你呢。”这会让孩子感觉很混乱,对于家长出尔反尔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还有一种情况时,孩子同意后,家长心满意足地告诉他:“你真乖,爸爸不要,你自己留着吧。”这会让孩子误会分享的真正含义,仅仅把他当成一个游戏。

由此可见,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时,尺度和方法同样重要,软硬兼施、连哄带骗、强制命令等等方法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分享的含义,自然也不能从中体会到任何快乐。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进行分享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多引导、不强迫、不戏弄、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地与人进行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