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这5种食物给孩子吃得太早,就是坑娃,多人中枪!

给宝宝添加辅食这件事情,真的是说易行难。

很多家长尽管查了很多资料、以为已经准备万全,但是真到“实战”的时候,又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


一方面,询问着各种传统经验;

另一方面,又接收着各种新知识和新理念。

两相平衡之下,很容易就会陷入各种喂养误区。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辅食添加过中容易陷入的误区,以及辅食添加绝对要避免的黑名单吧!


误区1:可别好心办了坏事

中枪重灾区1:暖肚茶、萝卜水、米汤、肉汤等液体不算辅食。

正解:

除了母乳、配方奶粉,其他的所有固体和液体食物都属于辅食。

            

在育学园“咨询”栏目中,经常会看到有家长问:

宝宝还不到6个月,纯母乳喂养,没添加辅食,为啥还会过敏?

经过询问就会发现,家长往往给宝宝添加了米汤、肉汤、暖肚茶、萝卜水等等。

其实这些都有食物成分,经过宝宝胃肠道都有可能增加孩子过敏的风险。


中枪重灾区2:宝宝应该吃得比大人高级,这样有营养。

正解:

宝宝吃的食材应该跟家庭中大人吃的一样,只不过加工的性状和方式不同。

            

家长总觉得必须让宝宝“吃得比我好”,所以经常给宝宝买一些自己平时不吃的、贵的食物,只因为觉得有营养。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

食材没有高级、低级之分,只有加工方式的不同,每一种食材都有其独特的营养。

如果从一开始就给孩子吃与家庭饮食习惯不相符的食物,将来孩子长大后和家长共同进餐的体验会很差。

     

中枪重灾区3:有营养的食物要给孩子频繁吃。

正解:

家长应该包容宝宝偶尔的“挑食”。

这里的“挑食”并不是说宝宝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而是面对千篇一律的食物,有吃新事物的想法。

大人其实每天都在换着花样吃饭,就算是龙虾,天天吃也会受不了。

宝宝也一样。

无论多么有营养的食物如果顿顿吃、天天吃,宝宝总有吃腻的时候。

因此,家长在制作辅食的时候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

一方面照顾了宝宝的口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宝宝辅食营养更均衡。


提醒注意:黑!名!单!

菜水、水果水

误区:

既然辅食有菜泥、水果泥,那是不是煮点菜水、水果水给宝宝喝更有营养呢?

No!No!No!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首先,从营养的角度来讲,煮出的水果水和菜水除了一些色素和糖分之外,并没有特别的营养价值。

其次,蔬菜在煮沸的过程中,表面的化肥和农药还会溶解在水里,使得煮出来的菜水还含有重金属,这些非但对健康无益,还会损害宝宝的身体。


果汁

误区:

宝宝没长牙,咬不动水果,打成果汁喝更方便,而且营养也足够。

No!No!No!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

果汁无法给1岁以下的宝宝提供更多特殊的营养价值,反而会增加肥胖和龋齿的风险,不建议纳入饮食。

一方面水果被加工后,其中的纤维素遭到破坏,而宝宝摄入纤维素过少,容易出现便秘等问题;

另一方面,用果汁代替水果,宝宝就失去了一次锻炼咀嚼能力的机会。

             

而且,一杯果汁需要很多水果才能榨出来,单位时间摄入的糖太多了,果汁中过多的糖分就会增加孩子患龋齿的风险。

即使是1岁以上的宝宝,喝果汁也要有限度。

1~3 岁,即便可以喝纯果汁,每天饮用量不得超过 4 盎司(约 120 毫升);

4~6 岁,每天饮用量不得超过 4 盎司至 6 盎司(约 120~180 毫升);

7~18 岁,每天饮用量不得超过 8 盎司(约 240 毫升)。

因此,综合来讲,建议家长直接给宝宝吃水果。


误区:

老话不是说了?“宝宝吃盐才有力气!”

No!No!No!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宝宝1岁以内都不需要额外加盐!1岁以上也无需刻意加盐。

不是宝宝不需要盐,而是日常的饮食已经让宝宝获得了足够的盐!

具体来讲就是:

6个月以内的宝宝,母乳和配方粉中钠和碘的含量足够供应宝宝的实际需求;

7~12个月的宝宝,已经添加辅食,食材中(如蛋、肉禽鱼等)也能获得足够的钠和碘;

13~24个月的宝宝,除了辅食,还会吃少量的家庭食物,很容易就满足了宝宝钠和碘的需求。

宝宝天然爱吃有咸味的食物,但接触食盐越早,宝宝对咸味的喜好就越强烈,随着长大会吃得更咸,盐的摄入就会更多。


吃盐,主要是摄入其中的钠。

而盐吃多了,人体摄入的钠就会过量,过量的钠与高血压、心脏病、肿瘤等密切相关,对宝宝一生的健康都会有影响。


蜂蜜

误区:

宝宝便秘,每天喝杯蜂蜜水润润肠道。

No!No!No!

蜂蜜中很可能含有肉毒杆菌芽孢,一旦感染对宝宝便是致命的!

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肠胃功能本身就比较弱,更容易引起中毒。

另外,蜂蜜来自花粉,宝宝喝了蜂蜜水后发生过敏的情况很常见。

家长更应该谨慎一些。

解决便秘,最关键的还是增加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多吃蔬菜和水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巧克力

误区:

尝一点点巧克力没问题吧?

No!No!No!

别说1岁以下的小宝宝,就连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都不建议吃巧克力!

目前市面上很多巧克力的成分都是代可可脂,通常都含有反式脂肪酸,长期摄入,对宝宝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另外,尤其是睡前吃了巧克力,其中的可可碱陈芬还会让宝宝神经系统兴奋,容易导致宝宝不易入睡、哭闹不安,长期发展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小编提醒

坚果等易过敏的食物,以及带核的水果(比如桂圆等),都建议宝宝1岁之后再添加。

尽管如此,家长也要多注意,不要在宝宝吃坚果、带核的水果的时候逗宝宝说话、笑闹等,以免发生呛噎。


综上,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大人吃啥(食材)宝宝吃啥;

蔬菜水不如蔬菜;

果汁不如水果;

大人、宝宝都应少吃盐;

蜂蜜少吃、巧克力别吃;

吃坚果千万别呛着!

关于宝宝饮食,你注意这些了吗?点击下方“添加妙招”,一起讨论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