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园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

SharonSharon

发布于2019-01-31 宝宝2岁3个月24天时

最近,一篇《目睹了美国家长推娃的盛况后,我内心现在慌得一批》的文章在妈妈群里引发了热议,作者分享了自己在美国的经历: 美国也划片读书,为了给女儿选择综合指标最好的学区房,妈妈在电脑上做研究,爸爸飞当地考察,没料想看上的房子要竞价,他们“落选”了。 女儿上小学后,作者推崇“散养”模式,结果家长会上被老师告知,女儿**上的70%代表她只跑赢了70%的全美国学生,在班上连平均分都没达到。 买好房搬家后,发现附近的中国孩子都进了Gifted Program(天才班),自家女儿的闺蜜是学神,而学神背后的父母简直就是推娃届的三八红旗手。 面对学渣女儿,双博士学位的爸爸和985硕士毕业的妈妈不淡定了,他们把女儿的学习场所搬进地下室,在轮番嘶吼和各种推动下,终于换来女儿成绩的突飞猛进…… 看似励志又欢乐的经历,却引发妈妈们的集体焦虑。 因为知道我在美国学习生活过,身边很多人问我: “Sharon,美国家长也推娃吗?不是崇尚快乐教育的吗?!” “我们的学历不高,也没有学区房,孩子就注定无法优秀?” 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01.被误解的“快乐”教育 记得曾经和一位不是很熟的朋友聊天,她说自己受美国“快乐教育”的影响,觉得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就好,其他一切都无所谓。 所以她从不刻意训练孩子的生活技能,也不拓展孩子的综合素质,即使发现孩子对音乐感兴趣,但不忍心孩子上培训班太辛苦,就放弃了对孩子的培养。 有一天,她蓦然发现,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自己的孩子比其他人输了一大截,学习上的落后也造成孩子自信心的崩塌,她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了? 作为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我的这位朋友,真的误解了美国“快乐教育”的真谛。 “快乐教育”这个理念最早是由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的。斯宾赛所说的快乐教育是为了扭转长期以来“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在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生活”这种教育误区,重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 需要明确的是,快乐教育本来指的是让教育的过程和方法更快乐,目标也是指向“帮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最后却被误传成了“无为而治”、“随遇而安”、“放任自流”的代名词。 很多国人理解的美国教育画风都是这样的:孩子们每天早上八点半上课,下午三点放学,几乎没有考核,课程要多轻松有多轻松。并且周末没有补课,只有聚会和户外活动。 于是,父母们仿佛找到了自由的出口,认为孩子不必花很多时间来学习,只要开心玩耍、释放天性就好。 殊不知,美国孩子在课后安排了大量的社团活动、社区活动、科学实验和竞赛训练项目等,以锻炼综合能力。美国的“快乐、自由教育”从不是鼓励家长放纵孩子和放养孩子,而是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充满动力的去学习,全身心投入、克服困难和挑战去获取快乐。 国内父母践行的“放养式教育”,其实是美国某些家庭的无奈选择。就像《不平等的童年》书里写的那样:“美国精英阶层普遍实行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圈养’,而工人阶级和贫民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顺其自然的成长,也就是我们说的‘放养’。” 美国有研究发现,经父母“放养”教育出来的孩子,想进入哈佛等世界名校,非常难。 02.教育没有捷径可走 在美国,教育阶层的区分非常明显,推崇的教育目标也不一样。 底层学校的生源96%是黑人和拉丁裔,学校强调KIPP(the 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即“知识就是力量”,老师不注重启发,而是直接向学生灌输规则和知识,学生的诉求则是找到一份工作即可。 中层学校的生源主要为中产阶层的孩子,学校教育即国内理解的美式教育。老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体育特长和独立思考能力等。 在中产阶层之上,还有一种精英教育,鼓励学生打破规则、支配世界,但前提是学生需要付出成千上万倍的努力。 比如,美国第19名、加州第1名、每年有无数学生收到常春藤录取通知书的惠特尼中学,流传着一个数字“4”,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学生想获得满分为4分的成绩,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以便有精神熬夜苦读。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说:“所有的精英教育都是必须吃苦的。” 那些厉害的人,除了少部分人是天才,更多是一寸一寸努力拼搏出来的。不管什么人,想出类拔萃,都要付出异于常人、艰苦卓绝的努力。 就像哈佛大学图书馆在凌晨四点依旧灯火通明,优秀的孩子总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耕耘,积攒力量,以换取更多美好未来的可能。 03.我理解的“推娃”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最值得投资的一件事儿。但教育从来不止是学校教育,还会包含最重要的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自我教育。 蒙台梭利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可以明确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个认知:要培养优秀的孩子,家长或者说是家庭一定是要付出努力的,而不是所谓的放养教育。而且并不是只有父母学历高、有学区房、有丰厚的物质基础或是广泛的人脉才能做好教育。 怎么更好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成长?我的建议是,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 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不用超前教育捆绑孩子 作为父母,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把教育的眼光看向“别人家的孩子”,内心往往容易焦虑不堪。 而焦虑的父母,很难养出健康从容的孩子。 网上曾有一篇刷屏文章《牛蛙之殇》,出自68岁的上海退休教授之手。他讲述了全家人为孩子耗费三年进行“牛蛙战争”,不幸最终失败的真实经历。 为进入上海四大民办小学,孩子3岁就被家长打鸡血,每天进出各种培训机构,超前学习英语和各类知识,每一天、每一周和每个月都要接受来自妈妈设置的KPI考核。 多重压力之下,孩子患上了抽动症,与名校无缘的同时,也在内心埋下了自卑的种子。 真是让人心疼又惋惜。 美国教育学者劳伦斯曾做过一项统计:从学术氛围浓厚的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成年以后一半会面临情绪障碍,而那些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只有6%面临同样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规律,要在合适的年龄学习合适的知识,发展好身体、心理、人格和行为习惯。 家长不要跨越孩子的规律,否则,一味追求赢在“起跑线”,最后可能输在“终点线”上。 2. 发掘孩子的潜能,对孩子进行全面培养 在我家,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认知是一致的。但在教育方向上,我和家人也曾发生过一些争执。 我现在正在为姐姐选择上小学的学校。家中的长辈希望她上排名高的学校,但我认为过分追求学科类的内容并不是最好的模式,而是要全方面培养孩子,令姐姐掌握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因此,我带着姐姐考察不同的学校,结合不同的活动来观察她的兴趣与特长。最终我肯定不会按照单调的排名来选择学校,而会依据姐姐的潜能和喜好作出选择。 英国最好的中学伊顿公学的校长就说:“伊顿期待学生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尊重他人的不同,并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和工作。” 好的教育,需要父母学会“看见”孩子,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和感兴趣的地方,帮助孩子放大优点和潜能。 3. 点燃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令孩子能自我成长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 Angela Duckworth在TED演讲《 Grit(坚毅)》中指出:“Grit 是指对长期目标的持久热情与坚持,是决定一个人的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比 IQ、考试成绩、家庭收入或者社交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更大。” 我有一位朋友,她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事业精进,家庭幸福。她告诉我,自己最感激父母给她的支持,通过做游戏和奖惩机制的设立,点燃她对知识的渴望,并鼓励她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 对孩子来说,在学习方面,只有带着热情的、自我驱动的坚持,才是真正的坚毅,才能真的走向卓越和幸福。 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注意引导姐姐和弟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在社会实践中树立他们自我负责的意识。 没有哪个父母可以陪伴孩子一生,孩子的道路,更多需要自己去开拓。当他们有了对知识的渴望,能够自主学习,坚持到底,就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4、一定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我一直认为,阅读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门槛、最容易也最方便实现的事情。而且在同一本书面前,不管你是穷是富,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平等的享有。 美国教育部的网站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能够阅读的孩子,是能够学习的孩子,能够学习的孩子终将会在生活中获得成功。”可惜的是,中国孩子的阅读量仅仅为美国孩子的1/6。 阅读让人通透,给人更大的视野和更高的眼界,感悟到认知局限之外的东西。著名哲学家弗·培根也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优秀? 在我看来,不是当总统、赚很多钱或改变世界才是优秀,能站在云巅的人太少太少了。 孩子有正确的价值观,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能全力以赴去投入,有发现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就已足够优秀。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评论
看看更多同龄妈妈的妙招

育学园app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