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园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

叫我大王

发布于2016-04-03 宝宝1岁4个月21天时

不少家长由于爱子心切、护子心切,会不知不觉中把孩子间的冲突想象得过于严重,认为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看到自己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就会挺身而出。 其实,家长过早干预孩子间的冲突,就剥夺了孩子和同伴沟通协调、解决冲突的机会。 面对别人的攻击,当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达不到有效沟通水平时,孩子被对方攻击之后当然有还击的权利。 当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父母应帮助孩子用“沟通”的方法来解决同伴间的冲突。 对于个性强的孩子和个性弱的孩子,不能搞一刀切,引导方式和侧重点要因人而异。 对强悍的孩子,要侧重引导孩子注意友好和谦让;对温顺、柔弱的孩子,要侧重引导孩子懂得守住规则、不畏强大。 弱势的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家长不是完全撒手不管,要给孩子自己处理冲突的时间,如果孩子处理不好,家长最终还是要出面的。 比如孩子和对手的力量相差太远,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不能争取到自己的“权益”,家长就要出面干预。 在孩子遭遇对方攻击时,孩子有还击的权利,但是不意味着家长就必须让孩子对别人打回来。孩子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面对实力相当的,面对比自己弱小的,面对比自己强悍很多的。是还击?是逃跑?是求助?孩子其实有智慧学会审时度势的,我们不必怂恿孩子一定要还击,如果遭遇非常强悍的对手,那样可能会招致更大的伤害。 同时,在孩子遭受委屈、被人“欺负”的时候,父母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接纳孩子的委屈、害怕,但家长的表情一定要轻松,不要觉得受伤害或心疼,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件多么大的事情。 但是家长出面不是拉开孩子了事,家长要做两件事:第一,要对双方孩子强调规则,譬如孩子被打,家长要说:“不可以打人,打人是不文明的行为。”如果是被抢,就要强调“自己的东西自己支配,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不可以拿”,鼓励孩子拿回自己的东西。第二,承担结果。要求打人的人向被打的孩子道歉,并且安抚被打的孩子。 如果是被抢,那么一定要要求抢东西的孩子自己把东西还给对方并且道歉,而不是妈妈要回来(或者对方家长还回来)了事。多次这样处理之后,双方孩子才会明白规则的严肃性,进而将规则内化。 我们不可能护卫孩子一生一世,有朝一日孩子总会离开我们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学会自我保护和沟通协调是孩子适应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孩子遭遇冲突时不要立刻介入,等等,再等等。 —————周令瑜 有篇文章找不到了,讲的大概就是孩子之间有冲突,切不可灌输给孩子“你被欺负了”这种想法,这样会孩子弱化自己的自信和自尊,长久下去孩子会更懦弱。大人应该传达给孩子:你被别人用错误的方式对待了,应该怎样扭转这样的局面,怎样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并想办法去做,尽力做到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评论
看看更多同龄妈妈的妙招

育学园app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