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孩跳桥自杀:“我”不要这样的原生家庭
他,17岁,在最美好的年华,却和这个世界决绝了。痛心!
事件回顾:
2019.4.17日,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个男孩突然跑下车,翻越栏杆,跳下高架桥。随后120确认当场死亡。
据报道,孩子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孩子的妈妈为此批评了儿子,却万万没想到儿子会选择自杀。
这一幕,全程不到5秒,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新闻一出,话题#高架桥跳下去的男孩子#迅速上了微博热搜。
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是因为很多人对此产生了共情:
“因为我们看到的不是一条陌生生命的逝去,而是看到了当年差一点走到这一步的自己。”
对,曾经的自己,现在的我们,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一直都在。
1. “以后,这样的事儿还多着”
17岁男孩,再过1年,马上成年了。
他等不到了,但经历过青春期的人,估计会终身难忘。
在电影《狗十三》中:
李玩(女主)报兴趣班,当她还在犹豫选物理还是天文时,父亲却果断给她选了英语。
当她为走丢的狗日思夜想时,父亲却要她承认,眼前“偷天换日”的狗就是原来的狗。
当她好不容易,克服心中障碍,接受新狗后,因为受到“挑衅“而咬了她弟弟,父亲却强行把狗丢出家门。
……
一系列的冲突,却在这样的话中画上句号:
“你长大了,应该懂事了”。“爸打你,是因为爱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原来父母的爱,是希望孩子满足自己的期待。而“长大”、“懂事”这些标签,却成了绑架孩子表达自我的枷锁。
青春期的李玩,渴望被理解,渴望被认同。而父母、家人却常常忽视了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
正因如此,叛逆心理才会产生,她才会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管,才会想用各种方式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迎接中国式成人礼是残酷的。李玩,在一次次反抗叛逆中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在家庭面前,长辈们拥有绝对的选择权,孩子只要服从命令就好。
回到现实:
一到过年,大人会要求小孩子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表演唱歌、跳舞、背诗词等等。谁也没有人去问问,“孩子你愿不愿意……”
当孩子玩得尽兴时,大人会突然和孩子说,“我数十下,你再不走我就走了”,或者“你要是不走的话我就不要你了”。没有尊重孩子的感受,不管孩子的哭闹……
这样的事,还多着呢。
试想,在孩子未成年之前,他们的决定权,都是被大人掌控和剥夺的,这样真的好吗?
2. 其实,我们不懂孩子的心
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妈妈和7岁女儿买冰淇淋。
妈妈问女儿:“你要哪种冰淇淋?”
“我想要香草的。”
“有巧克力的。”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
“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
妈妈说女儿很倔,自己何尝不是一样。
可妈妈为什么一定要女儿选择巧克力冰淇淋呢?这是因为妈妈觉得好吃,想给女儿吃。
这一现象也常常出现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孩子享有特殊待遇。
但大多数时候,孩子对这种特殊待遇并不买账:
我们特意给孩子准备了昂贵的蛇果,他不吃,却非要吃爸爸手里的丑苹果;
妈妈特意为他准备了精致的小饺子,他不看,却非要吃父母碗里的剩面条。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很简单。
父母的照顾,看似是为他好,但实际上,是在违背孩子的意愿。孩子自己并不想搞特殊。
相反,他想要和爸爸妈妈一样,想要平等,想要独立,渴望能够有机会融入群体,成为所有人中的一份子,而不是被爸爸妈妈摆布。
家长所谓的“为你好”, 是以自我的感觉为主的,往往忽略孩子真实感受。
此外,在孩子成长的初期,如果给予他过多的特殊待遇,让他习惯了被关注、被忍让,习惯了一切以自我为优先,那么等他长大、进入社会,没有了父母的特殊照顾,很可能无法顺利适应普通的社会生活,无法习惯被无差别对待,很难积极地面对挫折。
教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他学会融入群体和社会,能够独立而快乐的生活。
3. 试试,“家”可以变成这样
在孩子未出生之前,很多家长常常想,“以后我要和我的孩子成为朋友/闺蜜/兄弟,彼此无话不谈……”
等孩子出生后,我们却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孩子越来越难带了,一点都不听话”。
有的家庭甚至出现更可怕的局面,自己变成了孩子的“仇人”。
想要改善家庭关系,增加亲子间的亲密度,崔玉涛医生分享了5个方法。
1.家庭养育理念要一致
如果一家人在带孩子的观点上出现分歧,那么孩子就会变得很不听话。
比如,妈妈带孩子的时候规定:小馒头一天最多吃5粒。但是,爸爸给孩子吃的时候,完全没这概念,看见孩子吃得高兴,一个接一接地喂。这样一来,孩子回头想吃小馒头,就会直接找爸爸去了。
所以,全家人可以坐下来一起商量着给孩子定规矩。但是,每个人提出的规矩必须有理有据,这样大家就不容易在执行的时候去违背。
2.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特点,进行有效交流
作为家长,要多关注一些育儿知识,了解孩子现阶段的正常表现和状态,从而可以判断出孩子的哪些表现是正常的,哪些表现是超前或落后的,各方面能力都发展到什么程度,以及他的关注点、兴趣点在哪儿。
俗话说得好,“话不投机半句多。”你了解孩子,能正确识别和解读孩子的信号,孩子才能和你玩到一块去。
3.不轻易给孩子许诺
家长说的每一句话,孩子都会当真。不要为了安慰孩子,而随口开空头支票。
“等周末,爸爸带你去游乐场玩。”试问,这句话,成了多人父母欺骗孩子的谎言?
4.不要当着孩子面夸别人家的孩子
在中国,父母总喜欢夸奖“别人家的孩子”,而不愿意夸自己家的孩子。这会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很大影响。
有网友这样说,三流的父母想要一流的孩子,这不现实。
父母对孩子有所期待无可厚非,但千万别把自己的完美情结投射到孩子身上。
所以,在和别的家长交流时,不要贬低自己家孩子,也不用刻意去夸对方的孩子,另外,还要学着在别人面前认可自己的孩子。
5.不要总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养育孩子
有时候,家长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或对孩子提出要求,仔细一想,出发点都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因为自己:我想让孩子怎样做,或者我想让孩子停止某种行为,因为这样能让我感觉到满足和舒服。
其实,孩子最期望得到的就是家长的理解。家长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凡事先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比如:变暴躁是因为什么),再去思考如何引导孩子的行为。
作为父母,不能一味要求孩子,但从不反思自己。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所以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要改变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而不是变成自己都讨厌的人。
与其代替孩子去做某件具体的事情,不如去思考我们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引导。
期待你分享自己的观点,跟大家交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