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意外骨折、扭伤,这几个处理方法千万要避免
1岁多的宝宝越来越 “淘气”了,家长稍有不慎,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就会转变成让人痛心的意外伤害。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总喜欢爬上爬下,扭伤、骨折有时很难避免,那么,在遇到这类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呢?
骨折
在宝宝从高处摔落或摔跤后,家长不要急于搬动宝宝,而是应该先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有剧烈哭闹的现象,然后再判断有无骨折症状,并进行伤口清理。在发生关节脱位或严重骨折时,可见明显的肢体变形,但有些骨折征象没有这么明显,比如肿胀、皮肤变色、压痛明显、剧烈疼痛或肢体运动受限。
如果家长怀疑宝宝已经骨折,最好及时就医,但在就医前可做简单处理:如果是四肢骨折,可用两块木板将骨折两端固定住,但要是断骨刺穿皮肤露于体外,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发生感染;如果是腰、背、肋骨骨折,要用木板将宝宝抬到医院,过程中尽量少搬动宝宝;如果骨折处出血,送医前可采用结扎近心端的方法止血,但要注意每隔一段时间放松一次,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送医时,切忌挪动骨折部位,以免伤情加重危及生命。
扭伤
宝宝扭伤时,受伤部位的活动会受限制,受损的关节出现肿胀、疼痛和触痛,且痛感随患部的活动增强,损伤处的肌肉会不由自主地痉挛,数小时或几天后出现青紫。
扭伤后通常会有小血管破裂流血,此时切忌立即揉搓,而应该第一时间冷敷。揉搓会加速血管出血和渗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程度。而冷敷则有利于帮助收缩凝血。也可以用手帕或绷带等固定住扭伤部位。需要提醒的是,伤后1-2天才可以按摩伤处,至少48小时内避免热敷。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