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发育、抓生长,你可知道记录的力量?
近一年的时间里,育学园中的记录功能经过自然的积累,已经沉淀出海量的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帮助爸爸妈妈更加详细地了解自家宝宝的成长发育情况,同时也为更多父母提供了育儿指导依据。在3月2日召开的“育学园用户育儿行为数据报告”发布会上,崔医生借助详尽的数据,为大家展示了“记录的力量”。
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记录对于宝宝的成长有着怎样不可替代的意义——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评估其生长发育的状况时,最忌讳的就是和别家的宝宝进行比较。可是不比又怎么能知道宝宝长得好不好呢?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时监测,绘制出专属于宝宝的成长曲线来了解他的生长情况。
监测生长的4大指标
体重:反映着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能够十分灵敏地监测宝宝的生长与营养情况,帮助家长判断宝宝短期内的生长情况。宝宝出生后的一年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其中0-3月龄增重最快,期间增加的重量约等于后9个月的总和,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放缓。
身长:是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也就是从头顶到脚底的垂直长度。通常,宝宝躺着测量出的称为“身长”,如果是站着测量则可以叫做“身高”。
BMI:体质指数,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来反映体形或身材发育是否匀称。
头围:头的最大围径,头围的生长可以反映出宝宝大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
测量要注意精确
生长曲线若要精准,那么测量的数值就要精确,不同的指标测量时的注意事项也不尽相同。对于一岁以内的小宝宝来说,至少要做到每2个月测量一次身长、体重和头围。
体重测量:要定时,早晨和晚上、喝奶前后、便前便后,宝宝的体重都会存在差异,因此要选择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定时测量,数值才具有比较的意义。另外,要记得坚持每次测量都用同一个体重秤,避免技术误差的出现。给宝宝选择体重秤时,要注意精度,通常10-20g为一格的秤比较合适。
身长测量:要放松,选择宝宝安静、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否则宝宝低头、蜷腿等动作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比较好的时间是宝宝睡觉的时候,此时最放松也最舒展。测量时,可以在宝宝头顶处立一本书,脚底立一本书,测量两本书之间的距离即可。当宝宝满2岁后,就可以站着测量身高了。
头围测量:借助一根绳子、5个点就可以准确测量宝宝的头围,五个点分别是两条眉毛靠近鼻子的两点、耳尖后的两点、后脑勺鼓出来的一点。
生长曲线如何画、怎么看?
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宝宝的月龄、纵坐标代表身高、体重或头围。测量后,首先在横坐标上找到宝宝的月龄,然后在纵坐标上找到对应的测量值,画一个小圆。测量几次后,将几个点连成线就是宝宝的生长曲线。
在得到宝宝的生长曲线后,可以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生长曲线图进行对比(其中蓝色适用于男宝宝、粉色适用于女宝宝)。如果宝宝的生长曲线位于第3百分位至第97百分位之间,都属于正常范围;位于第25百分位至第75百分位之间属于中等;位于第75百分位至97百分位之间属于中上等,第3百分位至第25百分位之间属于中下等;第97百分位以上为超高或肥胖,第3百分位以下为下等。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生长于遗传、喂养、疾病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所得到的曲线只要平均趋势符合即可,如果短期内的波动偏离两条曲线以上,则需要请医生帮助寻找原因。由此可见,生长曲线看来平淡,却包含着如此重要的信息,为了宝宝的健康,从现在就开始使用育学园的记录功能记录吧!
在记录宝宝的成长时,你有什么心得,点击“添加我的妙招”分享给更多家长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