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预防和早发现是关键
多种基础疾病可以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包括全身或者严重感染,外伤,白血病等恶性肿瘤,产科并发症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器官衰竭如重症胰腺炎、严重肝衰竭等。
DIC表现与原发病及其所处不同时期而有差异。主要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自发出血,以皮肤粘膜出血点、瘀斑,牙龈、鼻粘膜、眼底出血多见,有穿刺或者手术伤口者,表现为局部渗血以及血液不凝固。严重者出现血尿、消化道出血以及颅内出血。微血栓在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广泛形成,造成机体多脏器及组织功能损伤,出现皮肤末端出血性死斑,手指或足趾坏疽,黄疸,少尿,抽搐或者昏迷,肺出血、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化验检查上,血象显示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凝血功能检查,纤维蛋白原进行性降低,D-二聚体进行性升高,凝血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进行性延长。也可进一步检查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治疗上,首先控制原发病,如抗感染、肿瘤,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应用肝素等抗凝剂,尿激酶溶栓,同时注意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当出现纤溶亢进时,应用氨甲苯酸等抗纤溶药物。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及凝血象,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早发现和预防是关键。一旦发生DIC,其病死率高达31%~80%。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