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孩子的性情,帮他做最好的自己
虽然口口声声说“我对孩子唯一的期望就是他能够健康快乐”,然而,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每个父母就在心中许下了愿望——期待宝宝活泼开朗、期待宝宝个性独立、期待宝宝冷静沉着……这些期待,有的源于父母的个人喜好,有的是父母希望自身能够拥有却不具备的性格特点。于是,不知不觉地,宝宝就获得了替家长完成夙愿的“继承者”身份。
然而,常常事与愿违——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爸爸妈妈沮丧地发现:那些希望被继承的特点似乎并没有在宝宝身上显现;而有些特点父母明明不希望再看到,却在宝宝身上找到了翻版。在事实面前,许多父母不禁有些凌乱:宝宝的性格已经偏离了预定的路线,这可怎么办?别着急,希望下面的建议能够帮到你。
放弃希望、接受事实
这个建议听起来很被动?其实并非如此。爸爸妈妈要知道,宝宝的性情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外力很难转变。每种性格都存在优点与缺陷,所以“放弃希望、接受事实”就是要求父母抱着积极的态度,接受孩子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发现他性格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不扣帽子、不贴标签
儿时曾经被冠以某种性格类别的人都知道,这种从小就被贴上的性格标签真的很难摆脱掉。比如,一个被认为“脾气大”的宝宝,慢慢地就真的变得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来自权威者的期望,会让人们的行为发生和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所以,千万别总盯着宝宝性格里让你感到遗憾的那一部分,然后再人为制成标签贴在他身上,给他造成无形的压力。
顺势引导、发挥长处
承认了性格的与生俱来,并不意味着只能被动的接受,无法转变不等于不能引导,只是这种引导需要顺势而为、潜移默化,而不能依靠指责和说教。比如,对于天生性格内向的宝宝,整日要求他“多出去社交”是不现实的,父母可以先帮他发现自己的一些特长——也许虽然他不擅言谈,却很会画画,以此建立自信后,再逐渐尝试寻找和自己兴趣相投的小伙伴,学会和人交往。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