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晚、发音不清、口吃…遇到这些语言发育问题,该怎么办?

最近,小园子看到很多家长都在关心孩子的说话问题:

我家孩子1岁半了,可还只会叫“爸爸”“妈妈”,邻居家同龄的孩子都已经能说五六个词了;

儿子都2岁了,可是吐字还是不清楚,经常会把“漂亮”说成“漂酿”;

我知道女儿现在已经能说不少词了,甚至有时连完整的句子都能说出来,可是她最近突然变得不爱说话了;

最近发现孩子说话有点结巴,尤其是在我批评他或者是他紧张的时候;

……

作为家长,当孩子出现任何一点自认为异常的情况,就会特别紧张,生怕孩子因此出现更加严重的疾病,影响未来正常的生长发育。

事实上,很多时候,家长的担心都有些多余了。每个孩子语言发展的进程都存在差异,虽然在很多育儿书籍中,家长能够看到一些孩子的发育标准,可是,这也只是针对绝大多数的孩子而言,还有少数孩子存在发育超前或轻微滞后的情况,但只要在一定范围内,都是正常的,家长大可不必如此杞人忧天。

今天,小园子就针对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希望能对有这些困惑的家长带来一些帮助,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情绪。

(在文章的最后,附有“判断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标准”,家长不要错过哦!)

说话晚    Ÿ

家长要知道,孩子说话早晚与很多因素有关:孩子的年龄、听力及发音器官是否正常、智力发育、遗传、语言环境、情绪等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对影响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以及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进程。

排除掉疾病因素,孩子说话时间的早晚,更多的还是和学语环境有关,也就是说,与家长的引导关系密切。如果孩子通过手势、表情等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自然不需要说话。

 解决办法:

这也就提醒家长,想要孩子更早地说话,要增加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可以采取一些小技巧,比如故意犯错,将错误的东西递给孩子,次数多了之后,他们就会明白,语言是满足自己需求最简单的方式。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与其他同龄或比他稍微大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这也会刺激他们开口说话。

注意,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也是引导孩子说话的好方法。

吐字不清    Ÿ

很多家长会发现,当孩子语言能力获得极大提高的同时,更多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其中最常见的一个就是发音不清楚。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语言能力是随着年龄和认知经历不断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孩子到3岁时,才会具备说出的话能让大部分人听明白。

但在这之前,孩子就会经常出现发音不清、吞音或错音的情况,比如,l和n分不清,把“漂亮”说成“漂酿”;

h和f部分,把“房子”说成“黄子”;有些孩子还会把“花”说成“哈”,把“树”说成“素”;

还有些孩子在遇到自己发不出来的音节时,可能会随意用一个自己会说的音来代替,这都是很常见的情况。

解决办法:

虽然这会让家长摸不着头脑,但随着宝宝的成长,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这种情况会不断改善,慢慢消失,家长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好。

需要提醒的是,针对这种情况,家长没必要去刻意纠正他们,否则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打击他们开口说话的欲望和热情,不妨就在回应孩子的时候,自然而言的做出正确的发音就可以了,比如,孩子说“妈妈,我耐你”,你就可以回应“宝宝,妈妈也爱你”。

当然,以上这些方法是在已经排除掉孩子存在疾病的原因,如果孩子是因为舌系带过短,或其他生理原因导致的口齿不清,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影响孩子以后的语言发育。

Ÿ不爱说话

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已经学会了“爸爸”“妈妈”,也会简单地说一些其他的词语,可是他就是不爱说话,于是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语言障碍?

其实,只要孩子能够说出个别的字或词,就说明孩子能够说话,而现在之所以不愿意说话,可能是与家长的养育方法、给孩子施与的压力、语言环境有关。

具体来讲,就是说家长一直当孩子的“专职翻译”,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家长强迫孩子说话、说正确的话,这种强大的心理压力反而会让孩子逃避说话;而孩子鲜少参与集体活动或到户外活动,也会减弱孩子想要说话的热情。

 解决办法: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先排查孩子不愿意说话的原因,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鼓励孩子说话:如果是养育方法的问题,家长就要有意识地调整这种“贴心”的照顾,让宝宝逐渐懂得语言是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如果是压力问题,家长最好不要过于关注孩子的错误,能够清晰、标准地重复一遍就可以了;如果是语言环境的话,家长就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的社会环境,让孩子充分地运用语言。

Ÿ口吃

当家长正在为孩子能够说出更多的词和句子欣喜不已时,却发现孩子好像有点结巴,这让家长很是紧张,这可怎么办?

其实,对于正在学说话的孩子来说,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出现口吃问题太正常不过了。这是因为他们掌握的词汇量还比较少,当他们想要表达更多的需求或情感,而又无法找到合适的字词表述出来,于是就会出现不断地重复某个字或词语的情况,而且越是着急说清楚一些事情的时候,口吃的现象就越严重。

通常,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会不断反复,也就是说,当你以为孩子已经可以流利地表达时,口吃可能还会卷土重来,尤其是在孩子紧张、难过、疲惫或者是被强迫说话的时候,口吃现象很可能会再次发生。

解决办法: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知道,这是宝宝学语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太过紧张,家长的过度关注和强调,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加剧口吃的情况。

家长要做的,就是安静地等待孩子的语言能力逐渐发展,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耐心地倾听,不要急于打断,更不要对孩子的口吃加以评论和指责。

当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说话时口吃发生的频率很高,而且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或者在结巴的时候,身体也出现紧张的情况,家长就要考虑带孩子去医院,咨询医生了。

如何判断孩子发育迟缓

一般来说,孩子会在1岁左右开始说话,稍迟一点也属于正常现象。

2岁左右的孩子说话口齿不清、错误使用字词或句式是很正常的现象。

至少3岁前,家长都要连蒙带猜才能弄明白孩子究竟说的是什么,而有些发音错误甚至在其学龄前期都是一直存在的。

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就要考虑孩子是不是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

随月龄增加,孩子的语言能力进步不大或不明显,长期只会说简单的字词而不会说句子;

用一个声音或一个名称指认所有东西,这种状况并未随月龄增加有明显好转;

无法指认常见物体,即便在家长的引导下也无法很好地完成要求;

对大人的问题无法正确地做出反应,而只是模仿问题的一部分字词或句式结构,比如当被问到是否吃饭时,不会回答“吃饭”,而是重复“饭”这个词……

总的来说,如果孩子的问题不在发音,而是表现在说话积极性不高或对声音的反应异常,则需要家长谨慎对待、持续观察,必要时带宝宝就医筛查。

好了,关于孩子学说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小园子就先说这么多,其实,即便用了这么长的篇幅,仍旧还会有一些遗漏的问题。

大家可以留言来说说你家孩子在学语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你又是如何解决的呢?另外,你还有哪些关于孩子说话的疑问,都可以留言告诉小园子,小园子也会根据定期收集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哦!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