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娃十大行为,你中了几枪?

这两天,小园子翻到一条视频,非常气愤。

视频中这位名叫望望的小男孩,是四川巴中南江县人。尽管只有6岁,但是据描述他的酒量已经是两瓶啤酒!

望望爸爸认为孩子可以喝酒的的理由竟然是这样的:

Excuse me?!!

爷爷让喝,所以就不需要求证?

小园子不由得想起最近很火的一句话:不孝有三,在长辈群里辟谣为大。

在某些人的逻辑里,辟谣=质疑长辈权威=比谁吃米比他盐吃得多!

哼!这样理直气壮地坑娃,小园子也是不服气的!

在我们身边,有太多人把无知当作有趣,当作理所当然。

今天,我们就整理出了坑娃十宗罪,看看你(或身边人)中了几枪?

 

No.10  给孩子喝酒

生活中,尽管可能没有上述视频那么夸张,但是不乏有家长拿筷子蘸点酒,给孩子尝一尝,美其名曰“练酒量”。

可是……难道社会新闻中层出不穷的教训还不够吗?

儿童肝脏的发育和代谢功能还不完善,对乙醇的耐受力和分解力较差,即使是度数较低的酒,酒精也容易淤积在体内而引起中毒。

因此,酒精对儿童的危害远远大于成人

• 影响大脑发育:儿童经常喝酒,会导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还可能出现失眠、多梦、幻觉。

• 影响消化系统:酒精的刺激性对肝、胃伤害最大,孩子喝酒,会使肝功能受损,胃消化不良。

• 影响生殖健康:男孩子喝酒,酒精会对发育期的睾丸有很大的损害,轻的使发育减缓,严重的会造成成年后的不育;对女孩来说,酒精也会影响性腺的发育。

 

No.9  滥用消毒剂

许多家长认为,经常使用消毒剂,孩子接触不到细菌和病毒,就能免于疾病的困扰,健康成长。

事实上,这是一个重大的误区!千万不要坑了娃而不自知啊!

频繁使用消毒剂也许会让环境无菌,但却可能给家人和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 生活中的细菌并不都是致病的,比如双歧杆菌有助于消化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但消毒剂会对好坏细菌一视同仁格杀勿论。

• 消毒剂的频繁使用会使孩子的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导致孩子发生腹泻的几率远远高于未频繁使用消毒剂的家庭。

• 消毒剂还会抑制孩子免疫系统的建立,使孩子更易被感染和致敏,因此频繁使用消毒剂,很可能会导致过敏,例如出现皮肤湿疹症状。

不要以为消毒剂就是“84”哦!其实,很多日常用品中都隐藏了消毒剂,常见的有带杀菌功能的洗衣液、奶瓶清洁剂、免洗洗手液、湿巾等。

 

No.8  过早给辅食加盐

“不加盐没味道,难怪孩子不爱吃!”

“不吃盐没力气!”

在家里老人的误解和施压下,有多少家长或疑惑或含泪,早早就给孩子的辅食加了盐?

“吃盐有力气”,这种说法本身没有错。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能在体内分离出钠离子。钠离子是维持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物质,孩子的身体也需要。

但是!无论妈妈的母乳,还是市场上销售的配方粉、婴儿米粉、婴儿面条等食物中,都含有盐的成分。

孩子的肾脏还没有发育完全,无法处理摄入到体内的过多盐分。摄入过多的盐会对孩子的肾脏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损伤,还会提高今后患高血压的几率。

因此,孩子辅食不需要再额外添加食盐。

至于孩子不爱吃辅食,原因很多:孩子活动量小,还不是太饿;孩子不喜欢某种食物的味道,可以换种食物或过段时间再尝试;孩子总是被强迫吃辅食,因此有抵触心理……家长应该找出具体原因,而不是笼统地认为是辅食的调味不够。

 

No.7  拿自己用的筷子夹菜喂孩子

以前有家长会自己先把食物嚼碎,再喂给孩子。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了,不过,还是会有家长拿自己用过的筷子夹菜喂孩子。

我们的知识中曾经科普过:龋齿是一种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家庭成员的口腔状况,是对孩子牙齿健康的潜在威胁之一。家长有牙病,口腔中存在大量细菌,在与孩子的接触中,很容易就会传染给孩子。不过是多拿双筷子的事,千万不要因为图方便坑了孩子啊!

而且我们还发现很多家长存在一种认知误区:乳牙有龋齿没关系,反正要换恒牙嘛!

真相是:

当一颗乳牙被龋坏后,和龋齿相邻的两颗牙会逐渐挤占原来这颗牙的空间,那么将来这个地方的恒牙萌出时,就没有足够的空间了,很可能出现牙齿排列不齐。

恒牙的牙胚就在乳牙根部下面,如果龋齿波及牙根和牙周组织,会影响恒牙的健康。

 

No.6  抛接孩子

很多家长(尤其是男性)陪孩子玩的方式之一就是抛起孩子,看到孩子被逗得咯咯大笑,家长往往也好像得到鼓励一般,玩得更起劲儿!

可是,抛起的动作对孩子来说是很危险的!

万一,接!不!住!呢?!

即便家长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可以接住孩子,在接住孩子的瞬间,由于重力的作用,已经给孩子还没有发育完善的骨骼带来了不能承受的压力!

架住孩子的腋窝,把孩子旋转起来也是家长很喜欢的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但是这样也是有危险的:孩子的骨骼与韧带都发育得不完善,在旋转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孩子肩关节的脱臼。

此外,硬拽孩子起床;荡“人肉秋千”;孩子走路或上下台阶时,有人突然用外力向上提拉孩子的手臂……都容易把孩子的胳膊拉脱臼。

 

No.5  给孩子穿开裆裤

穿开裆裤,将隐私部位暴露在外,不仅会沾染灰尘或病原体,增加孩子感染的风险,也是对孩子隐私的一种侵犯。

按照我国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的观点,儿童性侵害分为显性(强奸、猥亵)和隐性两种。后者隐藏在日常生活的行为、语言中,破坏了孩子身体的界限感,以及性心理发育的轨迹。

此外,向别人炫耀或玩弄男孩子的小鸡鸡,带孩子去异性公共浴室/澡堂也应该被绝对禁止。

 

No.4 自行给孩子吃药或保健品,轻信偏方

随着淘宝杜绝代购境外药、严打自制三无药等政策出台,近年,海淘药品的风潮已经退了不少。也有不少家长开始反思:

在给孩子吃药/保健品问题上,是不是过于草率了?

毕竟,家长如果不是药剂师或医生,不熟悉药理、成分,光凭谁谁推荐了,听谁谁说“管用”,实在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啊!

除了自行给孩子吃药/保健品,在家长圈中,还有轻信偏方派,他们坚信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取的各种食材、物品,对治疗小儿常见病痛有奇效,且无/低副作用。比如这样:

家长希望孩子尽快痊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建议对“偏方”学会甄别,“过来人”的经验不能作为用药依据。药物的治疗效果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即便看起来症状相同,但别人家孩子的痊愈经验未必完全适合自己的孩子。即便是同一种药物,孩子在不同时期使用效果也会有差异。

所以家长最好不要相互介绍用药经验,也不要仅凭经验便草率决定,更不要听信广告宣传就擅自给孩子用药。

  

No.3  问孩子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小园子小时候非常讨厌用这种方式套近乎或者取乐的成年人:

“你妈妈不要你了,跟我回家吧!”

“你妈妈要生小弟弟了,很快就不喜欢你了。”

“你爸爸妈妈要离婚了,你想跟谁过?”

每每听到这些话,小园子都会陷入极度痛苦和悲伤中不能自已。

痛苦是孩子最常见的负面情绪之一。婴幼儿时期,孩子就能表达出痛苦的情绪。最容易引起孩子痛苦的事情就是与亲密的人分离;排在第二位的是失败;排在第三位的是遗弃,无论是暂时的(妈妈离开一会儿)或永久的,心理的或生理的,都会引起悲伤。

孩子对成人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更别提对方的玩笑话了。因此,家长如果没有及时制止或干预,很可能又在坑娃!

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否认或取笑孩子的痛苦。

心理学家用依恋表示孩子和养育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情感联结。安全型依恋对孩子未来的人生意义重大。对孩子给予密切的注意和情感支持利于形成安全型依恋,而不恰当的试探会干扰和阻碍亲子之间形成安全型依恋。

 

No.2  强迫孩子当众表演

“宝宝,赶快给阿姨唱一个《小星星》!”在家长的催促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落落大方,也有很多孩子怎么也不愿意开唱,因此被家长责备“上不了台面”的并不在少数。

家长的普遍心态是希望孩子能在外人面前有良好的表现、获得称赞。

如果孩子恰好是比较外向、乐于表演的,那么家长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孩子并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表演或比较羞怯害怕,家长就不应为了面子而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 2岁的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逐渐显露,他有自己的意愿并能明确地表达出来,而且还会经常表现出对大人的反抗,想做的事他才会做,不想做的事即使强迫他也不会做。

• 孩子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当下他正在专注于某件事,他就会对家长的要求置若罔闻。

• 如果孩子性格天生内向、害羞,他很可能出现陌生人焦虑,当众表演更是强人所难!

虽然有些家长让孩子当众表演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但有些家长则是希望孩子通过这种方式锻炼自信心和直面陌生人的勇气。

孩子当众表演也是与他人互动交流的方式之一,尤其当孩子的表演获得众人好评时,孩子礼貌地回应他人的善意也是良好行为规范的表现。但要求孩子当众表演切记有度,孩子不愿意时不要强迫,还要避免孩子因过多地获得表扬而骄傲、虚荣。

 

No.1  没有天天来育学园学习!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豆瓣上“父母皆祸害”小组里触目惊心的故事,更是让家长恐慌。

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孩子的安全型依恋需要父母对孩子有爱心和耐心,并且掌握一定的育儿知识和技巧。

孩子不愿吃饭怎么办?是强迫还是引导?

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还是家长失职?

总是忍不住冲孩子发脾气,事后后悔又自责?

婆媳关系总是处理不好,是命不好还是没有找到方法?

育学园APP里,每天都会更新你需要的育儿知识,指导你科学养育的方向;

记录宝宝成长情况和日常点滴,同龄同城的家长互相交流,

育儿这条道路上不是你一个人,想避开育儿路上的各种坑,更要每天都来学习哟!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