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铁、锌、维生素该不该给孩子补?看完这篇就懂了
几乎每个家长都非常在意孩子“营养剂的补充”问题。钙、铁、锌、维生素……哪些用补?哪些不用补?今天就来列举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营养补充剂,重点说一说。
需要说一下,这里所有的“推荐”与“不推荐”是针对正常健康的孩子。如果孩子存在某些疾病,医生建议补充相应的营养剂,家长也要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进行补充。
钙:不建议
正常来说,如果孩子每天能够摄入足够的奶量,辅食或正餐也吃得很好,体重稳步增长、精神状态也很好。那么,食物中的钙含量就足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需要,也就无需再额外给孩子补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13~24月龄幼儿每天奶量约为500ml;2~5岁儿童建议每天饮奶300~400ml。
不爱喝配方粉的孩子,可以尝试喝鲜牛奶或酸奶,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奶量上的缺失。
铁:不建议
铁在绿叶菜、红肉、豆类等食物中含量丰富。其实,均衡营养、多样化饮食,完全可以满足孩子对铁的需求,通常不会出现缺铁情况。
对于轻度贫血的孩子,一般无需补充铁剂,食补就可以了;如果缺铁程度达到中度及以上,需要咨询医生,适当给孩子服用补铁剂。
♥ 目前监测孩子是否缺铁的方法,是采手指血检验血红蛋白的含量。
6岁以下的宝宝,如果血红蛋白含量小于110g/L,就可诊断为贫血。
具体来讲: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但高于90g/L为轻度贫血;
血红蛋白浓度60~90g/L为中度贫血;
血红蛋白浓度30~60g/L为重度贫血;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
家长要牢记,铁的最好来源,是含铁丰富且容易吸收的食物,而不是含铁的营养品。盲目给孩子补铁,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进食量,进而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摄入。
锌:不建议
锌在瘦牛肉、猪肉、鱼、豆类、干果、鸡蛋、牛奶等食材中含量丰富。因此,如果孩子的日常饮食种类丰富、营养均衡,基本上也不会出现缺锌的情况。
♥ 孩子缺锌时,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易出皮疹、情绪不稳定、味觉异常、体重下降,甚至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一旦孩子出现上述明显的疑似缺锌的表现,应及时就医。
注意:钙、铁等其他微量元素的过量摄入,也会影响人体对锌的吸收。
DHA:不建议
很多家长认为,DHA补得越多,孩子越聪明。事实上,DHA只是一种脂肪,人体对它的需求量并不高,长期大量的给孩子补充DHA,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反而对健康不利。
那么,不补充DHA制剂,孩子从哪里获得充足的DHA呢?
l 孩子每天能够吃充足的母乳或含有DHA的配方粉,以及营养丰富的辅食,就不需要再额外补充DHA。
l 对于不再吃母乳或配方粉的孩子,每周吃2~3次鱼,每天吃1个鸡蛋,也不需要额外补充DHA。
l 对于担心深海鱼里含重金属或不爱吃鱼的孩子,就需要额外补充DHA制剂了。
DHA制剂的选择:建议首选藻油DHA制剂。和鱼油DHA相比,藻油DHA优势明显:纯天然、植物性、抗氧化能力强、DHA含量高。
注意:在添加DHA制剂上,应遵医嘱,尤其是在添加量的把握上。
维生素D:建议
维生素D,能使钙元素通过血液到达并沉积在骨骼内,促进骨骼的生长。若孩子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引发佝偻病。晒太阳虽然能获得维生素D,但获取量依然微乎其微。而且,维生素D在母乳和日常饮食中的含量都很少。因此,即便宝宝已经添加了辅食,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 宝宝出生15天左右就要开始补了,每日补400IU(10μg)。
如果孩子还在喝配方粉,大家还需要根据配方粉中的维生素D含量,来计算需要额外补充的量。
提醒:维生素D补充剂有两种剂量单位,即微克(μg)和国际单位(IU):1微克=40国际单位。大家在给孩子补充时,一定要谨慎,切勿过量,造成孩子维生素D中毒等严重后果。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