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园3~6岁成长测评系统介绍

育学园3~6岁成长测评系统特别针对3~6岁宝宝的成长发育特点而设计,从五大能力项“动作、语言、社会适应、认知以及常识和素养”出发,帮助爸爸妈妈全方位了解宝宝当前能力的发展情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一、测评的目的

宝宝的发展既有共性,也存在个性。每个宝宝的发展速度都不尽相同。成长测评并不是为了给孩子贴上“优秀”或者“迟缓”的标签,而是为了帮助爸爸妈妈了解宝宝当下的发展状况,为宝宝提供真正适合他们的教育。

另外,3~6岁的宝宝面临着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小学的巨大生活转变。因此本测评系统也会着重评估并帮助宝宝锻炼入园适应或入学适应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例如: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专注力及书写技能等。

二、测评的频率

为了更加及时、全面地了解宝宝的身心发展状况,建议您根据系统提示每半年完成一次测评。

三、测评的内容

成长测评涵盖宝宝的动作、语言、社会适应、认知、常识和素养五方面的能力。其中:

动作

包含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两个方面。大运动主要指宝宝的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奔跑、攀爬等;精细动作则是宝宝手的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比如写字、绘画、剪纸等。

语言

主要指宝宝感知、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比如能否理解和说出多种形式的句子,能否在交谈中依据交谈对象和交谈情境的变化调整交谈策略,以及能否阅读和书写等。

社会适应

主要指宝宝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中既包括对自我的感知、评价和调控能力、照顾自己的能力,还包括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理解社会文化、遵守社会规则的能力。

认知

主要指宝宝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分析和综合能力。比如对事物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能力等。

常识和素养

主要是指宝宝在科学、艺术等方面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形成的修养,以及是否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例如:是否能探索常见科学现象,对各类艺术活动是否感兴趣以及是否具有基本的安全常识等。

四、正确使用测评

1.建议和成长曲线记录表配合使用。

育学园3~6岁成长测评系统不包括宝宝身高、体重、头围等健康数据。把成长测评系统和成长曲线记录表配合使用,能让您更全面地了解宝宝的发育状况。

2.测评结果中的“缓慢”≠宝宝“有问题”。

父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宝宝的成长,即使他在成长进程中出现一些小小的“倒退”现象,父母也不要大惊失色,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成长中的宝宝,允许宝宝一时的“停歇”,允许宝宝一时的“不如人愿”。

3.测评结果无需和其他孩子比较,也无需据此对宝宝的“天赋”进行预测。

就某一种能力而言,宝宝间的差异可能很大,相互比较没有什么意义。识字早的宝宝,与识字晚的宝宝相比,仅仅是识字的时间早晚不同,从成长的角度讲,前者不一定属于落后,更不能认定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得不好,将来不能正常地进行学习和工作。这样的判断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没有实际意义。

4.坚持每半年进行一次测评。

宝宝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只有持续不断地完成每一次测评,才能帮助您更准确地了解宝宝的身心发展趋势,为家庭育儿提供更科学的参考。

5.认真阅读报告中推荐的每个游戏和每本图书。

所有的游戏和图书均是针对宝宝当前测试结果所做的个性化推荐。家长陪伴宝宝一起做这些游戏、阅读这些图书正是在因材施教,完成一次最适合宝宝的家庭教育。

五、常见问题

1.好多题目我并不知道孩子会不会,该怎么办?

答:如果您对某些题目的答案并不确定,建议您选择“不确定”选项,并在仔细观察宝宝或带领宝宝做相应练习后,再进行一次测试。

2.我的宝宝看上去活蹦乱跳生龙活虎的,没什么问题,还需要做测试吗?

答:需要。测评并不是因为觉得宝宝“有问题”才应完成的。完成一次有效的测评,不仅能让您及时了解和评估宝宝的身心发育状况,也能为您的教养方式提供有力指导,真正做到科学育儿,少走弯路。

3.如果宝宝测试结果为“缓慢”,我要带他去医院吗?

答:通常不需要。宝宝每种能力的发展虽然有普遍的规律,但个体差异极大。例如,有的宝宝4岁已经能数几十个数了,而有的宝宝要到5、6岁,这并不一定是宝宝的发展有问题。这时,爸爸妈妈应该尊重宝宝的个体差异,采取科学的建议耐心陪伴宝宝成长。但是如果宝宝真的出现了发育迟缓,爸爸妈妈也应及时咨询医生。

4.上次有些题选错了,可以重测一次吗?

答:可以。为了获取更准确的测评结果,您可以在宝宝当前年龄段内重新测评,修改不准确的答案。最终测评结果将以最后一次为准。

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测评的知识,点击下面链接哦~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