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园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

叫我大王

发布于2016-05-25 宝宝1岁6个月12天时

转自知乎——筑室

正好不久前看到一篇从婴幼儿大脑发育角度讲早教的文章,经作者授权转到知乎及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原作者郭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士,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公众号「健康不是闹着玩儿」(jiankangkp)联合创始人。 文章很长,给太长不看党提炼一下中心思想: 1,胎教没必要,早教很重要 2,早教对孩子的音乐和语言能力影响最大;对运动、人格和认知有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青春期乃至成人期的教育弥补;对数学能力、抽象思维和图像创造力没什么用,这几项基本靠遗传。 3,即使针对影响不大的几项能力,早教也可以让孩子比同龄人领先一步,从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4,早教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作用不一样,父母不要期望太高。 5,早期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绝对音准;在6-12个月的婴儿期给孩子听多种语言和方言,有助于帮助孩子的大脑分辨不同语言发音的细微差异。 6,虽然早教对培养孩子的能力有一定帮助,但父母对孩子期待过高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终身性的影响。 原文如下: 神经科学博士:如何把宝宝养成人生赢家 作者:郭霆 培养聪明宝宝是亿万父母的共同心愿,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为孩子打下一生的基础。而正确的教育方法,必须和宝宝大脑自然发育的过程紧密切合。一些育儿理论脱离发育实际,听着似乎有理,其实经不起推敲。 那么,如何科学地培养聪明宝宝呢? 胎教基本没用 胎教是许多虎妈虎爸功课的第一步,常见形式包括给未出生的胎儿放音乐、讲故事。胎教可以说是一种**,准确说是中韩特色。 然而,我要无情地揭露一个事实:胎教没用。 为什么说胎教不做也罢?在妈妈肚子里的小胎儿,听觉系统还在发育中,听力就更不行啦。无论是讲故事、唱歌、放莫扎特,还是父母的日常交谈,宝宝根本分不清。 我特意搜索了关于胎教的科学研究,国际论文库里只有少数论文谈论胎教,发表的杂志水平普遍偏低,而且绝大多数来自中韩两国。在欧美,人们不流行胎教,也几乎没有科学家在研究胎教。 胎教,就像在电脑的麦克风还是半成品的时候,急着去优化语音识别、提高正确率,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 早教很重要 但是!早教还是要的!要的!!要的!!! 人类婴儿出生时,大脑是个高度可塑的半成品,可以接受情感、运动、音乐、语言、社交的锻炼,这是人比地球上其他动物聪明的重要原因。 刚出生的婴儿只有触觉和痛觉比较敏锐,视觉非常模糊,只能看见光暗,无法分辨人脸。听觉也比较凑活,能听见响,听不清频率和节奏。至于逻辑、语言等思维,更是八字没一撇。但人脑0-6岁都处于迅猛发育状态,到十几岁才算基本发育完成,这种独特的大脑发育周期给早期教育创造了重要的机会。 赢在起跑线 关于婴幼儿(6-8岁以下)早教,科学上有许多好玩儿的结论,但种种方法都离不开基本的神经发育原理。我总结,婴幼儿早教主要培养三种能力,遵循三个原理。 三种能力 早教对婴幼儿各项能力所能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这是由大脑发育的顺序决定的。 1,音乐和语言:早教影响最大 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婴幼儿期的培养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过这村没这店儿」。最好的培育期约在6个月到5岁。 2,运动、人格和社交:早教影响较大 但青春期乃至成人时期的学习可以补足这几种能力。 3,数学、抽象思维、图像创造力:早教影响相对较小 很遗憾,成年后这几方面成就的70-80%都是基因决定的。 三个原理 1,即使那些受早教影响相对较小的能力,早教也能把发育曲线显著前移。 也就是说,通过婴幼儿教育,家长有可能让基因普普通通的娃娃变成数学小神童。只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天赋,数学神童有不少人成年后会回归平均,「泯然众人矣」。 今天的教育体制能让小朋友6岁干8岁的活儿,也能让他/她「赢在起跑线」。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即使孩子智力一般,及早为孩子建立自信,也许走的路就很不一样。而缺乏适当的教育,可能会让孩子连天赋的80%都发挥不出来。由此可见,家长的作为影响孩子的一生。 顺便说一句,早教的意识和投入可能是固化社会壁垒的重要成因,英美在这方面有许多研究。就中国国情而言,调查显示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 2,婴幼儿大脑有神奇的自我学习能力。 想让孩子对语言特别敏感?让他们多听不同语言、不同发音,大脑对这些语言自然会比处在单一语言环境时更加敏锐。想让孩子有良好音感?让他们在6个月以后多听「赋格的艺术」。想让孩子有阳光向上的性格?父母要做好榜样,在家里说话声音自然,表情丰富温暖。 在给啥学啥的阶段,家长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给孩子各方面的接触,多跟他们说话,多给他们听音乐,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创造好的环境,做个好的榜样。 3,早教不是万能的,不能把所有人都变神童。 虽然耕耘都会有收获,但有些宝宝一分耕耘只得一分收获,有些天资良好的宝宝一份耕耘十分收获。早教就像对大脑的整容,虽然都能变美,但基础决定了成品质量,不是所有人都能整成高圆圆。家长应对孩子有合理预期。 音乐和语言 我再着重说说音乐和语言这两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能力。 绝对音准 学乐器要从娃娃抓起应该是常识,我说说音乐早教研究最深入的另一个领域——绝对音准(perfect pitch)。什么是「绝对音准」呢?就是能不给任何基准音、准确唱出或弹奏指定音符(比如C#)的能力。 大约万分之一的人有绝对音准。莫扎特就有绝对音准,符合他一贯下笔如神的天才形象。贝多芬就没有绝对音准,符合他十易其稿的苦吟形象。 有绝对音准虽然不是成为大音乐家的必要条件,但对气场的提升相当大。 研究表明,具有绝对音准的天才中,大约85%幼年受过乐器熏陶——要么自己学过,要么家里有人会玩[1]。而幼年学乐器或常听乐器演奏的人,即使没有严格的绝对音准,不是万分之一的天才,音准能力也远远好过普通人。 提高音准能力的关键词:常听。在听觉神经发育中,让大脑反复听不同音高的音、不同音阶、不同调的相同旋律。大脑听觉系统经过神奇的自我学习,会形成对绝对音高的记忆。 更有意思的是,母语的音调还和绝对音准有关。母语带语调的人(比如中国人),有不少能够在唱熟悉的歌时,总是在同一个音高起调,而母语没有语调的人(如欧美人),则普遍没这能力。看来,单单学习对说话声调的控制,已经让中国宝宝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音准的早教。 让口音赢在起跑线 语言早教也是大热门,这里举一个有趣的例子。我们学外语有口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耳朵听不到语言发音细微处的差别。 比如,英语的b和d发音与中文不同 (比如boy和「波」的声母有差别,day和「大」声母有差别),但绝大多数国人听不出来。 又比如otto和auto,母语为英语的人快速朗读这两个词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分不清。耳朵听不清,当然没法发出标准音。 学习外语要去掉口音有多简单?简单到许多人只要小学在国外呆一年,基本可以抹去所有的口音!这是成年后无法企及的学习能力。 要抹去口音,甚至不用等到上小学。虽然语言学习主要在1岁以后,但1岁以前的早教也可以对语言能力产生终身影响。研究显示,婴儿在6-12个月听力迅速发育的时期,会发展出对母语语音的细微辨识能力,并开始丧失对非母语语音的辨识力[2]。 拿日本人举例。大家知道,日语没有「r」声母(如「嚷」),只有「l」(如「朗」)。事实上,6个月大的日本宝宝和美国宝宝都有天生超强可塑的大脑,都可以听出「ra」和「la」的区别。 但在接下来6个月的关键时期,由于日本宝宝很少听到「r」声,大脑在发育中也就不再划出专门敏锐区分这两声的模块。听觉神经开始把「r」「l」这两个相近音简并归类,听到「r」自动做「l」处理。于是,成年的日本人往往听不出「ra」和「la」的区别。 尽管语音分辨能力在幼儿、儿童期可以得到部分纠正,但6-12个月的关键期奠定了最早的语言听力基础。虽然掌握一门语言不是听听语音这么简单,但给6-12个月的宝宝放点纯正英语,也许可以让TA的口音赢在起跑线哦。 另外,想让宝宝以后学各种语言更加轻松,就多给他们听不同的发音吧!不光是外语,方言也可以!各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们早教的机会来了! 最后的一点小思考: 到底要不要把小盆友培养成「赢家」呢?这些小赢家真的能「赢」吗? 愿意持续投入培养「小赢家」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抱有强烈期待。肯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培养孩子,同时打心眼儿里觉得孩子快乐比什么都好的神仙父母,一定是凤毛麟角。 于是,从一方面来看,「赢家」小朋友的智力、特长胜人一筹;从另一方面来看,父母持续的期望也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负担。 一些最新研究认为,虎妈虎爸式教育培养的孩子,心理缺乏安全感(insecure),不善于勇敢承担风险(risk averse),有强烈的群体心理(pack mentality),哪个行业看着火就去哪,经常准确地在泡沫吹起来还没破之前跳坑,而不是引领潮流去开拓天地。 最后,绝大多数确实也挺成功,收入很高,社会中上,但活得很累,也很难成为乔布斯、马云这样真正的大赢家。 各位父母/准父母们,你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参考资料: [1]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98:280-282 (2000) [2] Cheour et al., 1998; Rivera-Gaxiola, Silva-Pereyra & Kuhl, 2005 微信公众号:筑妈手记(zhuma_note),科学育儿理念及实战育儿经验分享,欢迎关注。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评论
看看更多同龄妈妈的妙招

育学园app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