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园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

苏苏猫猫

发布于2017-03-19 宝宝7个月20天时

前段时间有朋友跟我说,过年期间,即将满六个月的宝宝还没开始添加辅食就被亲戚喂了长鼻王,人家居然还说他们那里早就可以喂了![衰]这个事情我也是安慰宝妈了,只是觉得那个亲戚太荒唐!! 我其实跟很多人说,辅食要满六个月添加,还是会有人来跟我说四个月可以吃啦,说以前都这么吃,而且还有说是奶吃的不够好才添加辅食的,我想说请先了解吃辅食的意义好不好。不知道这么急给孩子吃辅食干什么?抵抗力重要还是吃辅食重要?奶是主食不知道吗?别跟我说医生也是说可以早点吃,你的医生是权威还是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权威?医生更新知识库了吗? 为什么满6个月添加辅食,第一口到底应该吃什么? 这篇文章是在微博看到的转来给宝妈们看下 2016年5月中国营养学会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更新了0~24个月的喂养指南,最新版本的符合我国居民生活习惯的膳食指南。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也在2016年更新了最新的喂养指南。所以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美国儿科学会、香港卫生署、以及儿科学,更新7~24个月的辅食喂养攻略。 婴儿6个月前只需要接受母乳喂养(或者配方奶粉喂养),当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准备给婴儿添加辅食 辅食添加的意义: 第一、婴儿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辅食也属于固体食物,添加辅食的意义最重要的一点是,辅食补充婴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随着婴儿的发育,开始从液体食物过渡逐渐到固体食物。 第二、婴儿6个月前都无须添加辅食,因为母乳可以满足婴儿前6个月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母乳不足时需要补充婴儿配方奶粉,而不是辅食,辅食不能取代奶所提供的营养价值。 第三、婴儿满6个月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婴儿的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相对发育成熟,可以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可以接受能量密度高的固体食物。同时,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已经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时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能吸收格外添加的营养,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并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的发展。 第四、婴儿满6个月时成熟的胃肠道可以分泌IgA,他就像一层保护性的“油漆”,防止有害过敏原进入。这种免疫球蛋白在宝宝出生头几个月含量很低,直到7个月左右才会猛增。胃肠道成熟时,会有选择性的过滤掉不良过敏原。 因为婴儿满6个月之前不需要辅食额外提供的营养,6个月之后肠道发育成熟,能消化吸收额外的营养,能消化,能吸收,有需要,这就是最简单的理由。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而不再是4~6个月期间观察婴儿添加辅食的信号,比如对大人的食物感兴趣,推舌反射消失等等来选择添加的时间点。也与母乳喂养和配方奶粉喂养的喂养方式无关,所以奶粉喂养的孩子4个月添加辅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指南比以前4~6月的新指南明确的多,因为妈妈不用再纠结到底是4个月、5个月还是满6个月再添加辅食,也不需要观察孩子添加辅食的信号满足几个。6个月以前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粉喂养,可以满足婴儿发育的所有营养需求,所以不需要也不必要提前添加辅食,6个月以后辅食与奶,所提供不同的营养价值,不可相互替代,所以,婴儿满6个月可以作为添加辅食的时间分割点,不再需要从4、5个月的时候开始添加。 婴儿满6个月以后的喂养模式是母乳+辅食。母乳在婴儿满6个月以后依然为婴儿提供着重要部分的能量、优质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和免疫保护因子(抗体、母乳低聚糖等)。所以如果婴儿厌奶,比如婴儿从4个月或者5个月突然出现厌奶的问题,并不是添加辅食的信号和标准,要解决厌奶的问题,而不能由辅食完全代替母乳。 婴儿6个月~1岁前每天母乳量不低于600ml,如果母乳不足,需要补充婴儿配方奶粉。婴儿1岁~2岁,每天需要补充母乳量500ml,如果母乳不足,依然可以补充婴儿配方奶粉或者纯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 满6个月以后的婴儿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可以显著减少腹泻、中耳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而且母乳喂养的婴儿,长大后到成人时,肥胖及各种代谢性疾病明显减少。于此同时,继续母乳喂养时间越长,母婴双方的获益越多。所以,婴儿可以继续母乳到24个月,并可以持续到2岁以上。 7~12个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13~24月龄婴幼儿约1/2~2/3的能量来源于辅食,而婴儿出生前6个月铁储备来源于主要依靠胎儿期肝脏储存的铁维持体内的铁需求,6个月以后婴幼儿来自辅食的铁高达99%。 所以及时添加辅食之后,辅食不能代替母乳提供的能量和营养,母乳或者配方奶也不能代替辅食提供的能量和营养。二者缺一不可,完全不可相互替代。如果孩子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孩子过度依赖母乳或者配方奶,或者拒绝吃辅食,要从不吃辅食入手解决,不能因此而拖延加辅食的进度。6个月以后不能用母乳和配方奶完全取代辅食。 
添加原则:给婴儿添加辅食包括米粉,谷物,肉类,蔬菜,水果,鸡蛋等。每次添加都只能给孩子提供一种新的食物,至少3~5天之后才能添加另外一种。每次孩子吃完之后都要观察他的反应,是否出现呕吐、皮疹或者腹泻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停止食用引起这些症状的食物,可以咨询医生处理方法之前,不要继续再吃。 特别说明:按照传统模式,刚开始加辅食先喂谷物(高铁婴儿配方米粉),然后蔬菜、水果、肉类、鸡蛋的顺序逐渐添加。但是无论是中国营养学会还是美国儿科学会的最新建议:都将谷物、蔬菜、水果、肉类、鸡蛋(包括蛋白和蛋黄部分)作为满6个月以后都可以添加的辅食种类,而且添加顺序不分先后。 最不容易过敏的食物,其实是最接近家庭饮食结构的食物。添加辅食的目的在于营养全面,并不在于添加了品种的多与少。保守的选择食物,选择越接近母乳妈妈日常的饮食的食物,越不容易过敏,第一口辅食尽量选择有机高铁米粉,第一口菜泥可以选择土豆、南瓜、菠菜、胡萝卜,第一口果泥可以选择苹果、香蕉;第一口肉泥可以选择鸡肉、猪肉。 不要选择平时家庭饮食很少接触的食物,比如家人并不喜欢吃牛油果,牛油果就算不上最好的辅食。能接受的辅食才是最适合孩子的辅食。蛋黄可以7~8个月以后加,蛋白可以1岁以后加。1岁以前不喝纯牛奶,不吃纯牛奶制品。没有任何一种单一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无可取代的。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来说,尽量避开易过敏的食物,先从不易过敏的食物加起。另外母乳喂养孩子至少6个月及以上,可能减少孩子出现食物过敏的可能性。 
孩子满6个月添加辅食,要掌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循序渐进。添加辅食一方面是营养补充,另一方面是从尝试开始,不断的尝试不同种类、不同形状的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泥到小软块,循序渐进。 这些添加原则都要参考孩子的发育情况和接受程度,可以添加的意思是指这个月份可以考虑尝试,并不是硬性规定7个月必须吃肉泥或者9个月必须改成肉块。刚开始添加辅食,可以吞咽糊状的食物。液体过渡到固体食物、增加咀嚼能力,但是即使婴儿出牙了,也不具备咀嚼能力,需要从稀泥糊状辅食加起。如果9个月大的婴儿不能充分咀嚼肉块,可以更改食物性状,继续吃肉泥或者碎肉。如果孩子不能消化吸收不能咀嚼块状食物,那么菜泥、肉泥或者碎菜碎肉依然应该是这个阶段孩子的首选。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评论
看看更多同龄妈妈的妙招

育学园app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