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园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

SharonSharon

发布于2017-06-01 宝宝7个月25天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们接受了“赏识教育”这种更亲切温和的理念。 “你真聪明!”“你真有天赋!” 很多爸爸妈妈都这么夸孩子,毕竟父母看自家孩子,就是自带柔光和美化效果。 但美国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 写了《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走红了全世界。她温柔地点醒大人们,“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是在扼杀他的成长。” 她做了个实验,是让孩子们做越来越难的拼图游戏。结果发现,拼得多和拼得少的孩子,最大区别在于思维方式。 有些孩子如坐针毡,“这盘我拼不出,根本就在为难我,玩不下去了!”Dweck称之为“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意为觉着自己能力一成不变,害怕挫折。 有些孩子却对着难题,“我要玩到底,就这样把它征服!”认为这些都是帮他成长的有趣挑战,Dweck称之为“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Dweck还发现,鼓励学生做得好,但不说他们很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在很努力地尝试,会让孩子们转变心态,更专注于游戏。 夸孩子“聪明”,只会让他们一遇问题就给自己草草打分,经不起琢磨。 尤其是学龄前宝贝,自我认知还没形成,会简单地把大人的评价当成真实的自己。宝贝上学后的问题都能在早期教育中找到影子。 有个孩子总被夸聪明,一天他爸和他弹琴,教了几句音调,他全弹对了。他爸说“你真聪明,很像一个钢琴家了。”他爸又给出了几个难一点的音调,本以为会更努力,没想到他只试了一遍就喊,“我弹不来!” 他为什么不愿弹?因为他怕影响自己真·Chopin的形象。他想,“这个调子我学得这么费劲,还不如就弹简单的让爸爸一直夸我呢。” 大人们口中的天赋,让孩子骄傲,也让孩子玻璃心。他承担不了新的尝试,因为他害怕暴露自己的天赋就这么多。大人本是鼓励的好意,却压抑了小朋友的学习动力。 赞美天赋,不如赏识努力。 同一个国际象棋班的孩子,一直被夸聪明的那个小朋友,不知不觉会以为掌有舍我其谁的超能力。一场比赛输了,他的自信心会严重受损,把失败归咎于智商余额不足。 被夸努力的孩子,遇到困境则会坚信可以做得更好,不轻易气馁。在一次次挑战中自得其乐,“别看我现在下得不好,我还挺爱下象棋的,再说我肯定能下好。” — Tips for Giving Praise — 父母们光有爱是不够的,夸孩子也需要技巧。怎么夸呢?让我们看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1详细说明 正例: 我看到你很仔细地想姐姐藏在了哪里,然后你记起了她喜欢藏在窗帘后,你就找到她了!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孩子心里的话: 妈妈目光如炬,看得到我的思考,我以后要多多动脑。 省事反例: 宝贝你太聪明了! 2真实情感 正例: 宝贝的画颜色真好看,让人看着就高兴。想象也妙极了!你一定很用心画的吧。 孩子心里的话: 我能感受色彩,有奇思妙想,我认真画画就能画好。 夸张反例: 好看,你天生是个小画家! 3适当时机 正例: 你第一次洗碗了!你正在学会怎么生活,真是好孩子! 孩子心里的话: 我要多试试看能不能做别的。 滥夸反例: 真棒,你会自己拿碗了!(这是他理所应当会做的事) 4注重过程 正例: 哇,你会游泳了!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太难得了! 孩子心里的话: 我很努力,终于会游泳了! 比较和看结果的反例: 你学得比Jimmy快多了,真厉害! 赞美有神奇的力量,但家长们在掌声爆发前,先想想怎么让孩子明白,他们最特别的闪光点在哪儿。夸赞他的努力、策略、想象力、反应、体贴、坚持等,这些下次还可以沿用的品质,而不是那梦幻般的“聪明”。 “尽量不要过分赞扬孩子的天生属性, ‘你聪明、帅气、漂亮、有天赋’。” —— Paul Donahue,美国儿童发展协会创始人 看见孩子的好,是父母天性使然。为孩子叫好,就有些难了。难在准确,难在客观。关键就在于,只称赞努力和成就,不贴标签,不夸天赋。 合适的赞许,能让孩子给自己画出一幅正面画像。这幅画,就是孩子面对困难时的那声“芝麻开门”,世界也会对他们敞开广阔的怀抱。 — Recommendations for related books — 《Brain Rules for Baby》 (《让孩子的大脑自由》) 这本书非常精彩,我自己有在看,强力推荐给你们。它科学地告诉我们胎儿和婴幼儿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总结了几十条大脑规则,帮我们在孩子5岁前的黄金成长阶段里养育好宝宝。其中就有一个章节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夸赞孩子。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2015版)》 威廉·西尔斯博士是美国具有影响力的育儿权威,他这本书内容极丰富,相当于育儿大百科。夸赞孩子的方法在其中也给出了答案。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评论
看看更多同龄妈妈的妙招

育学园app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