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园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

SharonSharon

发布于2017-07-12 宝宝9个月5天时

当你已经在周公的带领下,处在梦境的边缘,忽然耳边传来宝宝的哭闹声,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你似乎听见了微弱的“嗡嗡”声,此时的你,是不是分分钟想把枪给掏出来?        我是O型血,家里又有两个细皮**的,所以时刻处于备战状态,角落都会放置驱蚊装置,门口也喷洒防蚊喷雾,每天出门身上也会喷驱蚊液,如果驱蚊是一门学问,我想我一定能拿个博士学位……作为“身经百战”的驱蚊人,想为每个奋斗在抗蚊前线的妈妈提供一点建议。 市面上一般的驱蚊产品的原理有两种:一种是以“杀”为主的产品,无论是传统的蚊香或是蚊香液、蚊香片均为此类,虽然形式不同,但有效成分都是类似的,多数为拟除虫菊酯类物质,具有低毒。   另一种是以“驱”为主的产品,分为“添加驱蚊酯和避蚊胺”和“添加香草类植物提取物”两种,利用产品中添加的驱蚊成分,来干扰蚊子对人体的定位,达到驱蚊的效果。   作为妈妈,我们不仅要注意驱蚊效果,更要关注宝宝的健康安全。所以不建议各位妈妈使用杀虫产品,此类产品往往带有杀虫剂成分,刺激性较大。传统蚊香会影响呼吸道健康,并且事前需要点燃,安全隐患问题也不容忽视。   推荐使用驱蚊类产品。避蚊胺是有效的驱蚊成分,但要注意浓度,正规厂家出品的驱蚊产品中,避蚊胺的添加量一般不超过5%。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月龄以上婴儿可以使用避蚊胺含量低于30%的驱蚊产品,每天限用1-2次。植物提取类驱蚊产品胜在成分天然,但驱蚊效果和前者相比略差一些,爸妈们需要注意产品的可持续时长。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评论
看看更多同龄妈妈的妙招

育学园app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