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园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

La-Chinoise

发布于2017-07-22 宝宝6个月12天时

当孩子“熊”的时候如何做?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当孩子在公众场合“熊”的时候,父母要怎么做呢?我们先来看几个你可能特别熟悉的场景吧! 场景 1:带娃跟朋友们在饭店里聚餐,孩子不好好吃饭,把饭菜、碗筷等丢到地上,朋友们看着孩子面面相觑,自己顿觉脸面全失,头皮发麻…… 场景 2:带娃一起逛商场购物,孩子兴奋地乱跑乱撞,抓住他就大哭,看到想要的东西就抱住不撒手,不给买就哭闹耍赖不肯走,迅速引来围观和议论,自己恨不得挖个地洞逃走…… 场景 3:带娃去公园里游玩,孩子一定要去湖边危险的地方,也不许你拉着他,双方僵持不下,引来路人侧目,自己无比尴尬…… 也许你是个旁观者,看到如此情景,感叹着孩子如此之“熊”、父母的教育无方……亦或者你就是上述情景中的主人公,觉得大庭广众颜面扫地,恨不得立即找个地洞钻进去? 首先,需要处理父母自身的情绪问题 如果在自己家里,孩子这样的表现你可能会比较理智,但在外人面前你会很难保持冷静,你心里在想“完了,孩子这么没规矩,要被朋友笑话了”或“臭小子,当这么多人的面让我下不了台”。 旁观者效应会导致你的情绪问题,你会尴尬,甚至愤怒。而情绪具有动机功能,不良的情绪会引发不理智的行为,接下来你极有可能会对孩子大声训斥,或者一个巴掌甩过去,而这种方式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局面更难控制。 那么,父母如何保持冷静,化解尴尬呢? ★正确认识孩子的“熊”能够让我们心态平和 为什么我们三番五次苦口婆心地教导,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呢?其根源在于儿童的“自我中心”。儿童往往过度地关注自身,不能很好地从他人角度考虑,这是熊孩子之所以“熊”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儿童要到7岁后才有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熊,是他们的天性,并非孩子在故意跟家长作对。 ★父母诚恳地对周围的人表达歉意可以化解尴尬 当孩子的行为确实对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有破坏性时,父母对周围的人表达歉意非常有必要。比如,如果孩子在商场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玩具就躺地上不起来,引来周围的人围观,我们可以大方地说,“抱歉,孩子有点闹脾气,我现在也在想办法解决,不好意思影响到大家了”。如此诚恳地表达歉意,不仅不会被人笑话,而且还会换来大家的理解和鼓励,同时自己内心积压的情绪也能得到释放。 ✔出门前提前做一些准备和预案 1、尽量选择适合孩子的餐饮和娱乐场所 尽可能选择适合孩子活动的场所,比如有提供儿童区的餐厅或商场,儿童区有适合孩子的游乐玩具和活动空间,孩子们可以在里面开心地玩耍,我们也能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 2、随身携带孩子喜欢的东西 外出的时候随身携带孩子喜欢的玩具或书籍,当孩子专注于他们喜欢的事情时,就没有兴趣去做那些有破坏性的事了。比如,当我们和朋友一起喝咖啡的时候,让孩子看看绘本或者玩拼插玩具,我们就能做到同时陪娃和陪朋友了。 3、出门之前先和孩子约法三章 出门前要先和孩子讲好,哪些事情允许,哪些事情不允许,如果不能遵守,那下次就不带他出去了。比如,去商场之前就讲好,只能挑选一件玩具,价格在多少钱以内。这样孩子到了商场不会见到什么就要买什么,而且还能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和价格意识。 ★如何解决孩子的“熊”问题 如果父母能够全程平心静气地对待孩子的“熊”,不被孩子的行为激怒,保持稳定的情绪,孩子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父母自身的情绪问题。 如果现场确实失控,孩子在自己的情绪里很难走出来,为避免事态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父母可以果断先带孩子离开现场,不必强求当下就把问题解决掉,待孩子情绪恢复平静时,再和孩子讲道理进行引导。比如孩子以满地打滚来要挟父母给他买玩具,根据儿童“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征,很显然说服教育是不可能让孩子立刻安静下来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他带离商场,离开那个触发孩子“熊”行为,并且极有可能也触发父母情绪的地方,等到孩子安静下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晚上温馨的亲子时光,再和孩子讨论这个问题,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


上一条
相关评论
看看更多同龄妈妈的妙招

育学园app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