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园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

帅爸成长录

发布于2019-02-04 宝宝1岁5个月5天时

阅读“ 这些游戏,爸爸陪玩效果更好 ”后,写道:

很多爸爸们并不是不想带娃,但是确实不会做得不好,而妈妈们既希望爸爸们能参与带娃,又矛盾于爸爸们做得不如自己好,有时候就会想算了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爸爸们就此作罢,乐得甩手。 这个情况就被最强大脑的Dr.魏称为【守门员效应】,很多妈妈说:“Dr.魏,你曾经说过的【母亲守门效应】的概念太形象了。我以前老守着孩子的门,不让她爸碰,因为总觉得他真的是太笨手笨脚了,等他培养成育儿好帮手,还不如我自己来更省心。现在才知道,我要放开大门,让爸爸参与进来。” 其实培养爸爸和培养孩子是一个道理。爸爸像家里的大孩子,如果嫌他做得不到位,不给他机会锻炼,他参与得越来越少,最后不仅仅累坏了妈妈,对孩子的发展也不好。 如果妈妈愿意给爸爸锻炼的机会,爸爸就能成为非常得力的育儿好队友。 👱‍♂️爸爸带娃,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爸爸多参与带娃对孩子的社会、行为、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都有积极影响。比如爸爸的积极养育可以降低男孩子青春期的行为问题和女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业成就也有长期的积极影响。 👱‍♂️爸爸带娃,语言发展能力更好。为什么呢? 科学家推测,因为妈妈倾向用“娃娃语”跟孩子说话,就是孩子能理解的,比如“吃完饭饭我们去睡觉觉”这种语言。爸爸则喜欢用成人的语言跟孩子说话,刚才那句话,换了爸爸会直接说:“你来吃饭,然后去睡觉。” 这样说话孩子一开始比较难理解,但同时逼得他们开动脑筋,去分析、猜测最后掌握更复杂的句子,和更多更难的词汇。所以父亲带出来的孩子,语言能力会更强。爸爸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帮助甚至可以持续影响孩子未来在学校的表现。 👱‍♂️爸爸带娃,还能促进孩子的社交发展。 研究发现,如果爸爸多跟子女进行有趣、有感情的互动,孩子之后在学校里会更受欢迎。可能在这些互动中爸爸教会了孩子识别人的面部表情,孩子的共情能力也更高了。 让爸爸多带孩子,不仅仅为了减轻你的负担,还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利器。各位妈妈千万不能再守在门口,把爸爸挡在育儿的门外,应该千方百计地把爸爸往门里拉,使他成为你的育儿好伙伴。 各位妈妈,你怎么才能从最佳守门员变成最佳助攻手呢? 我给你3个建议: 第一,尊重爸爸带孩子的方式; 第二,给爸爸成长的时间,多肯定,少批评; 第三,给爸爸清晰、具体的指令。 ~~~~~~~~~~~~~~~~~~~~~~~~~~~~~~~~ 要让爸爸带孩子,得给他充分的自主权。爸爸要转变心态,不要把自己当成育儿帮手,而得把自己当成育儿合伙人。妈妈也一样,别把爸爸当成你的帮手。不是的,他在育儿方面应该和妈妈平起平坐,大家有同样的发言权。 为什么呢?因为爸爸他的育儿方式也许跟你不一样,却会有出乎意料的好处。 归根到底,爸爸和妈妈有不同的功能。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长,更多是细心照料宝宝,让宝宝觉得安全。爸爸,是激励宝宝,带领宝宝去探索。这两类功能相辅相成,你肯定不能让宝宝太鲁莽,做太危险的事情,但也不能为了安全不让孩子去探索。 包括很多妈妈会抱怨说:“孩子他爸这也叫带娃吗?他不就是整天跟娃玩吗?” 可是,跟孩子玩也是带孩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孩子是通过玩来学习,来探索世界,来跟世界互动的。 妈妈可能觉得让孩子取得一些有形的进步才比较有意义,比如会背了一首唐诗,多弹了一段钢琴,但是爸爸跟孩子瞎玩,其实对孩子的发展一样重要。 爸爸带孩子的方式可能跟你不一样,但是其实非常有他的道理。你不能因为自己习惯怎么带孩子,就不让爸爸用另外一种方式 最后,我也要小小地叨叨一下。爸爸到底会不会带孩子,能不能带好孩子?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一种期待效应,也就是说你放开手让他去带,鼓励他带,他就能带好。如果你不相信他,一直守在孩子的门前不让他碰,那他当然越来越不会带孩子,然后你还更加觉得自己守在门前有道理。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评论
看看更多同龄妈妈的妙招

育学园app

看今日推荐知识,收听崔医生语音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