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脏话怎么办?别慌!教你这几招正确引导!

“臭粑粑、臭粑粑、臭粑粑……”

“屁、屁、屁、屁……”

“傻瓜、傻瓜、傻瓜……”

1.png

直到此刻,我的脑海中仍在萦绕着孩子这些个含混不清的“童言无忌”,并且努力做着“哔哔哔哔……”的消音处理。


还记得,孩子第一次说“屁”时,是刚上幼儿园小班没多久。也不知道是谁最先开始发这个违和的音节的,但从那时起,就接连有好几个小朋友开始对这个发音情有独钟啦!

起初,小编是秉持着“避免正向强化”的宗旨,对孩子的这类行为充耳不闻的,但架不住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频繁发声,导致小编面子实在绷不住,决定开始介入、纠正。

鉴于小编的干预行动颇有成效,于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把整个干预过程po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即便家长目前还没有这个苦恼,也可以当成是打了一剂“预防针”!



01

揣摩孩子说脏话时的小心思


模仿

对于学语阶段的孩子来说,说脏话同样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此时,孩子对禁忌语言所承载的特殊意义和道德忌讳尚未形成认知,没有分辨和判断能力;


即便随后,他对说脏话的使用情境有所了解,比如用说脏话表达愤怒或生气的情绪,也并不意味着孩子已经理解脏话的含义了,他们更多地仍是出于模仿的目的而说脏话。


无关乎道德标准的正常称谓

“XX的爸爸真胖呀,像猪爸爸一样。”

NO,不要试图用成人的视角解读这句话。对于孩子来说,他真实想要表达的想法是:这个人长得胖胖的,看起来有些像《小猪佩奇》动画片里的猪爸爸。

在孩子的眼中,对任何事物的解读都不该被蒙上“道德”和“社会准则”这块遮羞布,他/她只想纯粹地评价某个对象,而不带有任何审判色彩。


好奇、有趣

有些孩子最早说脏话是从模仿其他小朋友开始的,此后,他或许能在其中发现许多乐趣。比如,他感觉发“p”音特别有趣,甚至还会在发“p”音时伴随着喷口水的行为,如果你把这种表现理解为“喷壶”,那么他会很高兴自己得到了认同。


试图引起关注

家长的过度反应和错误关注,容易导致孩子在试图获取关注时,频繁使用说脏话的方式。


发泄情绪

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当他能够认识到这些脏话所代表的消极含义后,可能会用说脏话来排解激烈或较负面的情绪,比如愤怒、悲伤、不高兴等。




02

遭遇孩子说脏话时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第一次听到孩子说脏话时,仅仅一个“p”音,就足以让家长崩溃了。

当遭遇孩子说脏话时,你的心路历程很可能是这样的:


“多么单纯的一张白纸呀,怎么就 ‘搞脏’了呢?——现在只是骂 ‘p’,以后指不定还想骂点什么呢——天呀,开始骂脏话了,是不是思想品德有问题?以后会不会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啊……”


感觉面子挂不住,怕被质疑家庭教育

“孩子还小,可以被理解为童言无忌,但很能说明家庭教育不怎么地。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爱说脏话,这父母的素质肯定也高不哪儿去。”


无所谓,心态

“孩子哪里知道什么是脏话什么是好话呢?!别人喜欢怎么想就怎么想呗,我知道孩子肯定不是在骂人就够了,把心态放平,这都不是事儿。”

当遇到孩子说脏话的情景发生时,特别是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出现这一状况时,家长的第一反应通常不外乎以上三种。小编比较推崇的是第三种态度,就是避免用成人的道德观念绑架孩子的“言论自由”。




03

这几个措施有效果,试着摆平这件事


家长在遭遇孩子开始说脏话时,没必要过度焦灼,要以平常心处之,也没必要因为面子挂不住,就过度反应。毕竟,家长的过度反应对解决问题可能没什么帮助,还有可能成为一种“强调”暗示,反倒正向强化孩子的说脏话行为。


如果你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分析孩子出现这类行为的诱因,确定孩子说脏话的兴趣点,攻破兴趣点、转移兴趣点或寻求替代方式,才有助于把孩子带离说脏话的动机。


模仿

——寻找脏话可能的来源,脱离不文明的语言环境,比如,家长要言传身教、恪守语言文明,以及注意筛选内容合理的动画片等。


无关乎道德标准的正常称谓

——引导孩子交代出完整的语言背景,并教他/她在阐述类似观点时,使用更明确或逻辑完整的语句。


好奇&试图引起关注

——反向操作,采取冷处理的态度,比如选择性无视、忽略不理睬,或用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等。


发泄情绪

——要善于挖掘孩子真正的心理诉求,解决了情绪问题,孩子自然也就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发泄情绪了。


解决孩子表达方式匮乏的问题

如果孩子没有掌握足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或心情,那么,他就可能将情绪表达诉诸于已掌握的单一有效方式,比如谩骂、诅咒等。


孩子或许会想通过说脏话来体现自己的力量,并试图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但他已经才尽词穷了。怎么办?帮他解决表达方式匮乏的问题就好了呀!


在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家长就要注意灌输有关情绪方面的表达方式,比如,“你在别人面前批评我,我感觉很伤心”,“我并不想分享玩具,不要强迫我”……


即便月龄偏小的孩子还不能掌握如此复杂的表述,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他表达情绪,而不是压抑情绪或发泄情绪。


同时,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寻找疏导心理的替代方式。



晓以惩戒,说脏话要付出代价


“惩罚”虽然不是克制说脏话的最优选择,但通常却是起效最快的方式。给孩子一点小小的警告,严肃地告诫他:“妈妈不喜欢你这样说话”、“说脏话的孩子,没有小朋友愿意一起玩”,等等。


当其他方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也可稍加使用体罚之外的惩罚措施,比如减少娱乐或陪伴的时间、罚扣零食或玩具等。


你们家宝宝会说话了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育学园教育

1233.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