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饭店被踢,真的“都是家长的错”吗?

前段时间很多家长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新闻:

通过饭店的监控视频可以看出:当时女童躲在椅子后面,妈妈正在用手指着女童。随后,身穿牛仔服的女大学生不顾男友阻拦,起身走向左边角落里的餐位,用脚踹了一下,貌似踹的是凳子,但是不是会碰到女童不得而知。

事件在网络上不断发酵,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讨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的冲突呢?有媒体采访了当事人。

 

小园子为你们文字梳理了双方的回应:

宋女士称:两个孩子在公共场合玩捉迷藏,大叫了一声,的确影响了别人。自己正用手指着孩子,忽然女大学生过来飞踹,她才意识到是在打孩子。当时宋女士就懵了,她无法想象有人会踹孩子,因此无比激动……

女大学生表示:有家人身体不好,被小孩喊叫惊吓过,差点送医。此情此景(唤起了回忆)……因此气到踹凳子,并没有踹孩子。现在也很后悔……

 

尽管针对有没有踹到孩子,双方各执一词,真相扑朔迷离,但单凭目前所披露的信息本身,还是有不少地方值得大家反思。

 

家长应该如何在公共场合管教孩子?

请不要逃避管教责任

很多家长之所以放松对孩子的管教,可能是考虑到:

• 孩子顽皮是天性,我的管教会压抑他的天性吗?

• 孩子还小,对他严加管教会不会就跟我不亲了?

• 我小时候的家教太严,我很不快乐,我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辙!

然而,当家长用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的时候,往往忽略了疏于管教意味着把孩子置于风险之下:

(2月28日 无锡,家长任由3岁男童在烤鱼店奔跑,导致男童被汤汁烫伤)

 

毫无疑问,没有家长能够承受孩子被别人踹或者被烫伤这样的后果,但这些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

与其事发后讨论母亲在孩子面前反应过度,情绪失控,会吓坏孩子,造成早期创伤,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不如:

 

尽早为孩子立规矩

小园子记得以前有媒体调查过:“你家的家规是什么?”单就吃饭这一点,答案五花八门:不许吧唧嘴、筷子不能插在米饭上、不能拿筷子在盘子里挑三拣四、米饭不能剩下、吃完才能下座位……

听起来非常苛刻,是吗?然而,如果你在工作应酬中遇到“领导夹菜他转桌”的人,你会对他留下什么印象呢?会不会在心底暗自吐槽“没家教”“情商低”?

如今,不少奉行“爱与自由”的家长很容易忽视树立规矩的重要性。

孩子在1岁以前,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规矩。因为他们实在太小了,根本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要求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是不现实的。

1岁以后,孩子会走了,活动区域也变大了,他们满腔热情地想要探索这个世界!从这个时候开始,家长就应该逐渐为孩子建立规矩,当然,这些规矩不能超越孩子的年龄,一定要让他们能够理解,能够实现。家长要知道:

 

规矩约束人,也保护人

合理地树立规矩,并不会让孩子感觉受到打压或产生逆反心理。

相反,那些家长不设规矩,不严格划分界限的孩子,往往容易焦虑。每当他挑战家长的权威,家长都会做出让步。等到他上学、接触社会,他会发现:这个世界如此残酷,并不会像父母对他那样“宽容”。

试想:这时候的孩子,是会恨父母呢?还是会感激父母?

立规矩,并不是板起脸来呵斥孩子,也不是反复唠叨,而是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有技巧地引导。举例来说,在公共场合,你可以尝试这样做:

• 为孩子提供可以玩乐的空间或项目,让孩子尽情探索、释放天性的同时,保证其他物品不受破坏,其他人的权益不受侵犯;

• 看到孩子在做一件不被允许的事情,不要呵斥他,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

• 禁止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可以允许孩子做另一件事,比如“你不能在这里玩捉迷藏,但是可以在妈妈的手机上画画。”

 

以下内容供大家共同探讨:

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真的不可饶恕吗?

近些年,“中国家长”这一重身份,似乎被怼到了舆论的对立面,饱受质疑。某些媒体一直在宣扬“熊孩子不该惯着”、“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在这样的语境下,但凡孩子在公众场合吵闹,总有很多冲动的人会想要“代替家长教训孩子”。

尤其是还没有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对“孩子”这一群体存在着有意无意的敌意,他们往往不了解哭闹、好奇、冲动都是孩子的天性,即使家长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够安抚孩子,他们把一切归咎于家长管教不当。

 

而家长,往往又会滑向两种极端:

“他还是个孩子!”

这里翻译一下:“小孩不都这样吗?”“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计较什么吗?!”“你没生孩子你不知道!”

“对不起,我有一个孩子。”

很多家长唯恐自己培养出一个讨人嫌的“熊孩子”,因此,他们宁可竭力压抑孩子的天性,以避免他人的不满。

邓妍曾在《带新生儿坐飞机要写道歉信、送礼包吗?》一文中,引用了美国今日秀育儿版的高级编辑 Rebecca Dube 在 2014 年就“带孩子乘坐飞机,为避免孩子吵闹给周围造成困扰,给糖致歉”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的确,父母是有育儿职责的。我会倾尽所有,用尽所有办法让我的宝宝在飞机上不哭。相信我,我比任何人都恨婴儿的哭声,尤其是当它离我耳朵只有四英尺的时候。当所有的办法都试过了,我会带他在过道上走到头再走回来,抱一抱哄一哄。

如果我们的眼神相遇,我会给你一个“太抱歉了,没办法啊”的苦笑,然后你给我一个“没关系,顶住啊”的同情的表情。

同志们,这叫社会契约。

如果你对我翻白眼或者用憎恶的眼神看我,你是在毁约。

邓妍认为,“育儿的过程就像过一座桥,那么桥的护栏则是整个社会的协同合作,是人类繁衍的社会契约”,“如果全社会不能齐心协力给予大多数家长和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支持,那么,你们将面对的,最终是一座站满了熊家长的桥。”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作者提到,“当他人在一旁观看家长如何对待行为不良的孩子,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家长称职与否,取决于对此事处理的好坏。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觉得这些旁观者期待着立竿见影的完美——这就是压力。重压之下,家长可能会通过惩罚孩子来满足旁观者,因为惩罚看起来能最快奏效!”

因此,我们要如何把握这种尺度呢?

作为家长,要清楚地知道:尊重孩子的天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管教,也不是板起脸来训斥孩子。我们需要尽早为孩子立下规矩,在孩子可能干涉到他人的时候,能够有效介入,合理引导。

作为旁观者,对吵闹的孩子,不妨多一些耐心和理解,如果真的感觉自己受到了侵犯,大可以善意地提醒对方,当然,要做到不激怒对方,就很考验你的语言表达和情商了!

 

最后,再来反观4岁女童被踹这件事,有很多人秉持这样的观点: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无意与他人对立,相反,我们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教育应该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因此:

如果宋女士能及时、有效地制止女儿在饭店玩捉迷藏(毕竟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他人,也有安全隐患),用其他方式转移女儿的注意力……

如果女大学生能先和家长沟通,告诉对方“让孩子在饭店玩捉迷藏可能会导致磕碰”,实在不行干脆早早吃完走人……

或许,事情的结果就不会是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都很后悔了。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