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四点,给足宝宝安全感!
有了宝宝以后,我们时常会听到“安全感”这个词,也常听说有安全感的宝宝情绪更稳定、注意力更专注、内心也更自信强大。那么,到底什么是安全感?怎样才能建立宝宝的安全感呢?我们家长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可能很多人会和我一样,觉得安全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更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状态是安全感充足的表现。到底什么是安全感呢?
心理学认为: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孩子早期的安全感,形成于婴幼儿期和家人的亲密关系之中,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父母自身的安全感状态都会影响到孩子。
孩子如果从一开始就获得了父母足够多的爱抚,自己的需求获得了积极的回应和满足,与父母建立了健康的依恋关系,这样的孩子才最大限度地对生活作出基本的判断,认为“我是安全的,我是被爱着的。”而这个信念会扎根于心,并直接影响着他随后一生中的抉择和幸福感。他会觉得自己的背后永远有一股力量在保护着他、支持着他,当他不小心跌倒或觉得无路可走时,他不会恐慌害怕,不会觉得自己无路可退,更不会丧失希望,他会重新站起来,制定新的目标路线,再次勇敢尝试。
其实,我们很多家长都明白安全感的重要性,却苦于不知道怎么给予孩子,甚至会因为自己的错误方法,破坏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和安全感。家长朋友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并落实到育儿生活中的点滴之中,努力给足孩子安全感,为他的心理健康打好基础。
1.积极回应孩子的呼唤,了解并满足他的需求。
当婴儿哭泣时,多是在表达需求,寻求帮助,而若家长总是不能及时回应,婴儿就会认为“我的努力没有用,没有人会来。”而这些婴儿最终会停止哭泣,因为他们开启了另一种生存模式,即生理抑郁。因为,在原始荒野中,婴儿持续的哭泣会招来危险,因此,当最初的呼唤没有得到回应时,婴儿就不再哭了,当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时,这也会变成他将来应对困难时的思维模式,这被心理学家称为“习得性无助”。
我们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习得性无助”的人,那么在他生命初期,就要积极回应他的呼唤,及时满足他的需求。例如,当小婴儿饿了发出呜咽的声音时,妈妈能够及时赶到婴儿身边哺喂,小婴儿的情绪会很快平静下来,一边愉快地吸吮乳汁,一边盯着妈妈看。因此妈妈在喂奶时,除了满足婴儿身体上的营养需求,也要满足他情感上的需求,与他进行眼神交流、温柔的抚摸,也可以轻声哼唱或与他愉快地说说话,而这些爱的互动正是刺激婴儿大脑快速成长重要元素。
2.陪伴要有效,才能给给予宝宝充足的安全感。
我们都知道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只有足够多的有效陪伴才能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才有可能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那么,怎样的陪伴才算有效呢?
举个例子来说,在给宝宝洗澡时,你是仓促地完成给宝宝洗头、洗屁股、洗身体,然后包裹擦油、穿衣服的过程,还是教宝宝拍打水花、给他唱洗澡歌、用肥皂泡给他做帽子或铠甲,将洗澡这件简单又平凡的小事变成与宝宝一起快乐的玩耍?
如果家长是前者,可以说家长做到了最基本的陪伴和照顾,因为家长只满足了宝宝身体上的需求。而若家长是后者,则属于有效的陪伴,因为它满足了宝宝身体和情感的多方面需求,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宝宝很强的安全感。
3.父母的平静,是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宝宝对事情的判断都来自家长透漏的线索,而若家长在做事情包括养育日常的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恐慌、烦躁、哀怨,这些负面信息都会毫无保留的传递给宝宝,他会替父母担忧,也会担心父母的喜怒无常会使随时失去照顾。而如果父母的状态始终是平静而愉悦,宝宝会很快乐,并觉得这世界是安全可靠的。
宝宝在最初的几年生活中从家长给予的放松和安抚中学会自我平静的能力。而这种自我情绪调节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人生技能,它可以让孩子学会从愤怒中恢复平静、从失控中恢复理智、从挫折中重新振作。当孩子始终能够帮助自己恢复平静时,他才会觉得自己是可控的,从而才会更有安全感。
而这一项重要技能正是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当然,即使是成年人,我们也不可能时刻保持云淡风轻的状态,但我们想要孩子掌握这一项技能,我们自己首先就要学会让自己归于平静。
具体怎么做呢?当遇到紧急情况或感觉自己情绪要爆发时,先做3~4次深呼吸,放松双肩、放松肌肉,将注意力平静地集中在眼前的这件事上,不被混乱的情绪影响,更不要乱了阵脚做错事。
4.父母关系越安稳牢固,孩子的安全感越充足。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说过: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他家庭和睦,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夫妻关系的和谐稳固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当夫妻两人吵架时,最恐慌无助的往往是孩子,他们可能会将父母吵架的原因归于自己的头上,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够乖、不够好,这样的孩子往往会陷入到自责愧疚的情绪当中去。
这可能会导致他变成一个“讨好型”的人格,他们会比其他孩子更乖巧懂事、刻苦努力,但这一切并非源于“我想要”,而只是想讨好身边的人,这最终会使他们陷入抑郁的状态,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动力。
而另一种可能是孩子变成了比父母更冷漠、暴躁或暴力的人,因为他将父母的相处模式应用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相处模式上,他没有见过、更没有学到如何与别人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自然就可能在这个魔咒中走不出来。
反过来,那些生活在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孩子,他们获得了足够多的“被爱”的滋养,拥有更多对人对世界的信赖与安全感,自然就知道如何去给予爱、付出爱、获得爱了。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孩子有安全感,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
而想要我们的孩子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就是要向他不断地提提供持续的、稳定的、合理的爱,这样才能让他充满活力,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