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胎龄儿出生后,出现低血糖怎么办?

什么是小于胎龄儿?

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 ),即指出生体重在相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个百分位以下的婴儿。在我国,将胎龄已足月,但体重小于2500g的婴儿称为足月小样儿,是小于胎龄儿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

小于胎龄儿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小于胎龄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胎盘功能不全,导致胎儿营养不足。二是母亲本身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慢性肾脏病、营养不良等病症。三是胎儿本身有先天性疾病,主要是先天性畸形和代谢性疾病。

小于胎龄儿出生后为什么容易出现低血糖?

小于胎龄儿(SGA)通常存在宫内营养不良的问题,出生后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研究表明,约有1/3的小于胎龄儿会在出生后头3天发生低血糖,主要表现为肌肉抖动、抽搐、昏睡、呼吸暂停等,这种低血糖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肝脏内肝糖原储存不足,身体对糖的吸收和利用较快,就会引起血糖供应不足,进而导致低血糖。

但有些小于胎龄儿(SGA)的低血糖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没有,因此常无法识别和处理。但低血糖问题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如果你的宝宝为小于胎龄儿,或体重小于2500g,或是母亲患有糖尿病,那么宝宝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就更高。

那么,发生低血糖症的小于胎龄儿(SGA),在其出生后要如何护理病治疗呢?

1. 血糖筛查。

建议在宝宝出生后2小时内进行血糖筛查,并在第二次喂养前在进行一次血糖筛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足月健康的新生儿宝宝在出生后血糖水平会出现生理性下降,因此,出生后过早的血糖筛查意义不大。

对于高风险的新生儿,血糖监测应持续进行,直到喂养前的血糖水平达到正常水平。在血糖监测过程中,若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症表现,应立即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母乳喂养。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高危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h内开始喂养,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应每2~3h喂养一次,出生后最初24h应在每次喂养前及喂养后30min检测血糖,按需哺乳无需严格限定时间间隔。尽早开奶或人工喂养是预防低血糖发生和治疗无症状性低血糖的首要策略。 

若经过合理喂养,SGA婴儿的血糖水平仍持续低值,则需要医生经过专业诊断后给予及时治疗,治疗期间仍要坚持母乳喂养,直至SGA婴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并逐渐脱离治疗。

3.皮肤接触。

在保证小于胎龄儿(SGA)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尽快建议婴儿与父母的皮肤接触,也可以在婴儿进行母乳喂养或静脉注射时进行,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减少干预的创伤,同时也能够为SGA婴儿提供生理性温度调节,有助于新陈代谢的稳定。皮肤接触还能够促进其皮肤感受器的兴奋,有利于促进SGA婴儿消化系统快速成熟,减少喂养过程中不耐受的几率。

这种方法被称为母婴肌肤相亲法,也叫袋鼠育儿法,被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母亲们发现并发展起来用于救活自己早产儿的有效方法。若母亲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触婴儿,该方法可以由父亲或其他家人操作,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小于胎龄儿并发低血糖的几率非常高,若未及时发现,则可能会引发严重且持续的惊厥或昏迷,对新生儿的脑损伤和神经系统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必须引起家长和医护人员的重视,并密切监测和及时治疗。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