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闹、腹泻、出疹子”宝宝这是怎么了?你想知道的在这里!
爸爸妈妈们可能会有很明显的感觉,现在的宝宝越来越容易食物过敏了,不论是配方粉还是辅食的添加都变得似乎越来越困难,一不留神就会引起症状各异的过敏反应,出疹、腹泻等等轮番轰炸,让家长们手足无措。
为什么食物过敏会这样的普遍而又难对付呢?到底怎样才能减少或避免宝宝食物过敏?相信这些问题困扰了很多家长。其实想要打败这个恶魔也并不是那么无计可施,只要找对了根源还是不难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由免疫系统异常应答引发的症状。我们的免疫系统在面对威胁时,通过识别“外来侵入物”并在其进入人体时释放出一连串的防御性化学物质进入局部组织及循环系统,以防御并抵抗外来侵入物可能带来的侵害。通常当消化系统消化食物时,一个叫做食物耐受的复杂过程同时启动,因此,我们的免疫系统认为这些物质是“外来的,但是安全的”。当这个过程出现差错时,人体就会对该食物“敏感”,随后,免疫系统就认为它应该会引起疾病,从而引起一系列反应。这些防御性反应引起的症状就叫做食物过敏。
一旦已经出现了食物过敏,那么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找出过敏原,避免接触!对于如何找出过敏原,有一种相对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供家长们自己操作。
食物回避+激发试验
食物回避+激发试验顾名思义,就是让宝宝先回避怀疑导致过敏的食物,症状减轻后再次尝试吃这种食物,可以通过症状判断宝宝对此类食物是否过敏。
怀疑食物过敏时,建议家长在家详细记录每天的饮食和有无过敏症状,从中筛选出可疑的过敏食物。如果之前的过敏症状没有危及生命的严重过敏,家长可以在家进行食物回避+激发试验来明确过敏原。
具体方法:避免接触可疑的过敏食物2周的时间,如果现有的过敏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再次尝试此类食物,并观察3天,如果出现了和之前相同的过敏症状,则证明食物激发试验呈阳性。对于不知道是不是由食物导致的过敏现象,最好去医院由医生来判断。
注意事项:如果之前的过敏症状比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家长就不要擅自在家采取食物回避+激发试验,需要尽快带孩子就医。
与其他疾病不同,食物过敏由许多原因造成,常常会发生当对某个个体绝对安全的食物进入其他个体内时,却有可能引发敏感反应或因为体内缺乏处理系统而诱发过敏反应。因此家长们会发现,面对同样的食物有的宝宝过敏反应明显,而有的宝宝却完全没有影响。
那么这种过敏反应的差异是由哪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呢?
1. 先天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过敏性体质,那么新生宝宝就会有75%的可能性发生过敏反应,其中50%在出生后的前5年发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过敏的发生会逐渐减少,也会有一部分人的过敏反应会一直保留下去。
2. 消化系统菌群的建立状况
健康人体的肠道内有着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复的菌群,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有益菌群,这些有益菌群不仅参与帮助肠道消化和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也刺激着肠道免疫系统的健康发展,使得人体的病原入侵免疫反应和非病原入侵免疫反应(例如对食物)之间达到一个健康的平衡。也就是说减少机体把食物认定为“入侵的有害物质”的几率,那么自然食物过敏的几率也就降低了。因此宝宝是否建立了健康完善的肠道菌群对将来是否容易食物过敏有很大影响。
3. 过早接触配方粉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首次接触的食物最好是母乳。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发现宝宝一出生,医护人员就会把宝宝抱到妈妈的身边,让宝宝吃奶。虽然此时并没有多少奶水,但还是要让宝宝吃,这种做法叫做早接触。一是为了促进新妈妈分泌乳汁,二是为了让宝宝可以吃到妈妈乳头上的细菌,帮助宝宝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但是有的妈妈在初期还没有来得及充分泌乳的时候,因为害怕宝宝饿着而影响生长发育,就选择让宝宝吃配方粉,因此很多宝宝在肠道菌群没有正常建立的时候,就被迫先接触了配方粉,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对牛奶蛋白的过敏,进而为宝宝将来的易被致敏埋下“伏笔”。
其实新生宝宝比我们想象的耐饿,当他们刚出生的时候,宝宝的脂肪是灰色脂肪,这种灰色脂肪至少能够维持孩子3天的能量,所以家长朋友们不用担心他们饿坏。新生宝宝的体重下降程度超过了出生体重的7%,我们才需要给他额外加配方粉。但事实上没有多少宝宝的体重能降低这么多。
4. 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应该是:在必要的时候遵照医嘱足量足时的使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何时给宝宝使用以及何时停止抗生素,这是相当错误的做法。抗生素的错误使用和滥用不但会导致耐药细菌的产生,更会弱化宝宝的免疫系统,破坏正常的肠道生态菌群,导致宝宝变得更加容易过敏。
5. 消毒剂的不合理使用
家长有时为了想给宝宝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会在家中使用一些消毒剂,认为无菌的环境可以更好的保证宝宝的健康,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最有益处,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过度清洁甚至追求无菌的环境,剥夺了宝宝适应正常生活环境的机会,也无法刺激宝宝免疫系统的发展完善,更加破坏了宝宝正常肠道菌群的建立,加剧了宝宝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如果宝宝生活在无菌环境中,那么就真的变成 “温室里的花朵”,无法承受任何考验了。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除了先天遗传因素是不可控因素之外,其他影响宝宝食物过敏概率的因素都是处于可控范围内的。在尽量规避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不当行为前提下,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肠道菌群应该是值得我们积极尝试的方向。
过去10年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能是在早期刺激儿童免疫系统成熟的主要物质来源,出生后,恰当的微生物刺激对免疫系统反应平衡非常重要。如果在婴儿期引入这些菌群有可能终止过敏过程。
在这里我们就需要提到一个概念——“益生菌”!
相信很多家长对益生菌都不陌生,所谓益生菌就是指活的、非致病性的微生物,它可以有利于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
那么益生菌是如何在食物过敏中发挥作用的?
实验发现在婴幼儿时期由于肠道屏障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渗漏现象,也就是说由于肠道上皮通透性高,一些经消化分解过的食物分子物质会透过肠道表皮进入血液,诱发免疫反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食物过敏。而益生菌分泌的粘液物质有助于完善肠道的屏障功能,避免渗流现象,大大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因此补充足够的益生菌对减少食物过敏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面对食物过敏我们又该如何选择益生菌呢?
要知道益生菌的种类繁多,每种不同的益生菌都有自己特殊的优势,在某些过敏状态时,正确恰当的选择更有针对性的益生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全球范围内对益生菌的研究发现,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GG)在应对食物过敏症和帮助减少机体过敏反应上有着比别的菌种更大的优势,是在预防和改善过敏的效果方面得到医生和专家认可的少数益生菌之一。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GG)属于乳杆菌属、鼠李糖乳杆菌种,革兰阳性菌,我们都很熟悉的康萃乐就是单一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GG)。
根据临床数据研究表明,LGG可以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平衡对食物抗原的免疫反应,也就是说可以减少免疫系统的错误判断-“食物是危险的”。而实验也证明了,未被LGG降解的牛奶可使致敏反应增高,被LGG降解的牛奶则可以使致敏反应降低。同时LGG能促进免疫应答发育平衡,刺激免疫系统活化对病原的反应,从而抑制与过敏体质有关反应的活性,使得黏膜免疫系统能正常发挥防御功能。也就是说LGG能提升免疫力,缩短过敏恢复时间,增加治疗的成功率。同时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尽量减少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即使过敏也希望可以恢复的更迅速,以减少宝宝的不适感和降低过敏症对宝宝的伤害。
其实对于食物过敏完全不需要草木皆兵,只要了解了食物过敏的原理,使用正确而有效的规避手段,增强和完善宝宝的免疫系统,建立良好的肠道菌群,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食物过敏几率。
有了科学的帮助,相信面对“食物过敏”这个小恶魔,你和你的宝宝终将漂亮的打赢这一仗!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