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差,肠道菌群建立晚,尤其是早产儿易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感染、窒息、休克、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肠道缺血、配方奶浓度过高、早产及低体重儿等因素有关。肠道病变可以局限也可能广泛出现肠道出血、坏死,可以伴有肠道穿孔。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大部分在生后2至12天出现症状。最早出现的症状为腹胀、胃潴留、肠鸣音减弱。然后伴有呕吐,呕吐物中有胆汁或血性物。腹泻最初可能会出现水样便,然后出现便中有血丝、鲜血或黑便。病情常发展迅速同时出现精神状态差、体温不升、反应差、呼吸不规则、心率快或心率慢、皮肤苍白或面色青灰的表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血常规出现白细胞数升高、多数血小板降低。大便潜血阳性、可以找到红细胞、白细胞。血培养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与便培养结果一致。腹部X光片是诊断的重要手段,早期出现肠胀气,典型表现为可见多个小液平面、门静脉积气。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应绝对禁食、水7至14天,静脉补充液体供给能量、维持营养,针对肠道细菌给予抗生素输液治疗,加强护理,保温,保证氧气供给,极其严重的可以外科手术治疗。腹胀完全消失、大便潜血阴性、精神状态转好时逐渐恢复饮食,喂养从水开始,再从稀释奶逐渐过渡到正常浓度的奶。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死率为10%至50%。治愈者出院后应定期复查,少数患儿可能发生肠道狭窄。提倡母乳喂养,注意隔离保持卫生,注意新生儿腹胀、腹泻情况可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