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病分型众多,根据X线检查可提示

本病可分为6种类型,除Ⅱ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余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H型最常见,为α-左旋艾杜糖醛酸酶缺乏引起。

黏多糖是构成细胞间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广泛分布于软骨、角膜、皮下组织和血管壁等。这些多糖的降解在溶酶体中进行,需要借助多种酶的帮助。任何一种酶的缺陷均可以导致黏多糖异常沉积,同时从尿中排出。

各型黏多糖病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多在1岁左右发病,呈现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关节僵硬,常表现为膝外翻、爪形手;脊柱侧凸或后凸等;患儿面容丑陋、眼裂小、眼距宽、鼻梁低平、前额和双侧颧骨突出、下颌小嘴唇厚。骨骼受累情况与疾病的分型相关,其中ⅠS型骨骼病变最轻而Ⅳ型骨骼受累最为严重,患儿会出现鸡胸、肋下缘外凸和脊柱极度后侧凸,还可出现寰椎半脱位以及严重的膝外翻。大部分患儿在1岁左右出现角膜浑浊,从而影响视力。由于黏多糖可以在多个组织器官沉积,患儿可以出现肝脾大,外观上看到腹部膨隆。还可以出现慢性复发性鼻炎、耳聋、心瓣膜损伤、动脉硬化等等。

黏多糖病分型众多,但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根据临床特征和X线检查可以提示本病。常规检测胸片往往提示肋骨“飘带样”改变,胸椎、腰椎前下缘呈鸟嘴样突起,手部X线可以看到尺骨桡骨粗短、掌指骨短粗、指骨远端窄圆。除了放射线检查,还应留取尿标本进行筛查,采用甲苯胺蓝呈色法。但是最终的确诊依靠血清、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检测相关酶活性。

黏多糖病作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部分国家已经开展干细胞移植技术以及酶替代治疗,但均没有在我国广泛开展。针对多器官受累,可以采用对症治疗,如更换心脏瓣膜、人工耳蜗置入、康复治疗等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对于家庭成员中已经出现患者的状况,需要进行产前诊断来预防同一家庭再次出现相同类型的患者。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