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看懂宝宝体检项目!最后两种费钱又没用!
一说起体检,很多家长可能就会陷入一个惯性思维:不就是测测身高、量量体重吗?别吓唬人了!
其实,宝宝的体检更关注的是否正常发育。
不仅包括身高和体重,还包括对于宝宝日常饮食起居情况的询问、生长评估、身体检查、发育评价(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等。
从这个层面讲,宝宝体检,除了评估其健康状况,更重要的在于能够及时发现宝宝是否存在发育迟缓,或者其他家长没能意识到的潜在疾病等,比如罗圈腿、屈光不正、肋骨外翻、髋关节发育不良等。
而且,体检还是一个及时发现家长养育误区的好时机,能够帮助家长在宝宝的养育上少走些弯路。
那么,宝宝到底应该多长时间体检一次?
体检重点需要关注什么?
在体检前,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宝宝体检测了很多项目,到底有没有用?
……
看这一篇,来完整了解一下吧!
3岁以内做几次体检?查点啥?
宝宝出生前几年,是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
因此,体检的频率也是从初期的1个月1次渐渐调整为1年1次。
根据宝宝的成长阶段,育学园推荐的体检频率是这样的:
6个月内,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体检
在这个阶段,尤其是前1~4月龄宝宝,体检的重点在于:
医生会重点评估有无头型异常、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问题;
检查宝宝的肌张力,及对视、听刺激的反应;
是否可能存在的发育异常情况;
给予家长喂养方面的指导等。
6~12个月内,每两个月进行一次体检
这一阶段的体检重点在于:
宝宝的口腔健康检查以及眼科视力筛查;
进行发育筛查;
进行宝宝营养方面的评估等。
1~2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检
这一阶段的体检重点在于:
评估有无斜视、龋齿、贫血等问题;
进行宝宝发育与行为的监测等。
2~3岁,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
这一阶段的体检重点在于:
评估宝宝运动、语言、社交能力的发展;
进行视力等检查。
3岁以上,至少应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
综上,宝宝健康体检的基础项目主要可概括为三大类:身体检查、生长指标检测和个体化的养育指导。
身高、体重、头围等项目是判断宝宝“长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凭仅仅一次的称重、量身高、测头围的数值就判断宝宝“长得好不好”,而是要根据测量数值,绘制宝宝的生长曲线,通过曲线了解宝宝的生长趋势,监测宝宝近期有无生长迟缓或异常等问题。
家长可以通过使用我们首页->发育板块->记录身高体重,输入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等,绘制宝宝生长曲线,随时监测宝宝近期的生长状况。
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方面,家长每次测量的方法以及使用的测量工具都是相同的,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准”、“这家检查和那家检查的不一样”等问题;
另一方面还能在后续的体检中,帮助医生更清晰地了解宝宝的具体情况。
如果说宝宝的生长曲线出现较大的波动,那就提示宝宝近期可能存在生长过快或过慢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医生结合宝宝的喂养、睡眠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这也就意味着,家长在体检前就需要做好准备,才能让体检达到最好的效果!
体检之前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除了常规检查,吃、睡、排便等日常状况,也是辅助医生更详细地给出个体化养育的关键参考。
首先,是宝宝的进食情况
关于宝宝进食,医生需要了解的是:
奶:宝宝每天吃几次奶,每次吃多长时间,两顿奶之间的间隔是多久,是否存在“夜奶”等。
辅食:宝宝每天的辅食添加得如何,包括摄入量、稠稀的程度等。如果不确定的话,可以拍照,直接给医生看。
另外,宝宝吃辅食后是否有什么异常反应(比如呕吐、腹泻、起疹子等),最好也能告知医生。
补剂:除了补充了什么,每天补多少等,家长还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能明确告诉医生给宝宝吃的是什么牌子的补剂。如果是海淘的补剂,记不住名字的话,最好能够拍照给医生看。
其次,是宝宝的睡眠状况
改善睡眠质量,对宝宝的生长也更有好处。
因此,家长能够让医生了解宝宝的睡眠状况,对医生来说,也能更好地给出符合宝宝实际需求的建议。
比如宝宝是否能够睡整觉、宝宝的夜醒次数、晚上醒来后,宝宝是什么样的状态(哭闹抑或“哼唧”一下就睡着了)、晚上是否还需要夜奶、夜奶次数等。
最后,宝宝的排便情况
这一项包括宝宝每天的排便次数、性状、颜色等。
大多数宝宝穿着纸尿裤,可能无法分清排便次数等,但家长可以观察尿色黄不黄等。
Tips:
这是来自崔医生实际看诊过程中的一些小建议~
家长的疑问:
家长带宝宝体检或就医之前,最好能把自己的问题记在手机或本子上,方便咨询医生,得到更个体化的养育建议。
宝宝的衣着:
无论就医还是体检,都建议家长尽量不给宝宝穿连体衣,这样做方便医生检查时穿、脱,一方面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宝宝出现过激反应。
随同家人:
尤其对小宝宝来说,最好至少有两位家人一同跟诊,这样方便一人看顾宝宝,另一人排队、取号、取药等。
别被这些费钱还没啥必要的体检吓着了!
为了宝宝的生长发育,家长们可谓是操碎了心,总担心宝宝是不是营养不够,需不需要补点儿啥。
为了佐证到底应该补啥,下面这两项检查突然变得“热门”起来。
但是真的有必要吗?
1、骨密度检测
我们都知道,骨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所含骨矿物质含量,它反映了骨的质量。
也是基于此,骨密度检查确实可以作为“缺钙”的早期发现。
但是,正常情况下,骨密度检查针对的人群中没有婴幼儿。
同时,医生一般也不建议20岁以下的人群进行骨密度检查。
这是因为,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宝宝,因为其骨骼生长速度快,体内储存的钙大量用来促进骨骼生长,所以骨密度自然会变低。
这是发育中的正常状况,如果骨密度真的正常了,则说明宝宝目前的生长处于缓慢期。
只要宝宝是健康的,没有疾病困扰,比如复发性骨折、骨痛、骨畸形、普通射线检查提示骨质疏松等,生长发育也都正常。
那么仅仅作为体检,一次性的骨密度检查既不科学,也完全没有必要——当然,更不代表宝宝就需要额外补充钙剂了!
2、微量元素检测
这项检查,早就被叫!停!了!
我们先来看一则2013年国家卫计委对微量元素检测的通知:
而且,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也曾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证。
结论是:大多数医疗单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在诊断微量元素缺乏方面,参考意义不大。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实际测定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常见的微量元素的检测方式是指尖采血或静脉抽血,但其实,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不具有代表性。
首先,我们人体内主要是大分子物质,很多元素都是跟其他细胞结合在一起的,或者是存在于别的地方发挥作用。
比如钙元素,钙主要在骨骼和牙齿中,而我们通过采血检测的,是血清中的钙的含量,无法完全代表骨骼中所含钙的真实状况。
其次,在采血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有组织液混入,而且采血过程中一般会用酒精消毒,其中的微量元素也有可能混入,最终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
小园子有话说:
说了这么多,各位家长是不是对宝宝体检的事情心里都有一本账了?
总结起来就是,越是普通的、容易忽略的地方,往往越是与宝宝生长发育关系重大。
反而哪些“炒”得火热的检测项目,其实既费钱又没啥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跟小园子一样,手捧一颗红心向着宝宝,但也是在没必要“宁可信其有”、“万一有用”、糊里又糊涂地养娃啊!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