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宝宝“难带”前,拜托检讨自己先!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越是着急想把宝宝哄睡后忙些自己的事儿,宝宝就越是“不肯就范”,辗转反侧迟迟不眠。即便睡着了,可能也很不踏实。这究竟是为何?其实,是因为小宝宝感受到了爸爸妈妈想把自己哄睡后“逃离”,于是产生了很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感觉困扰着他,让他“不敢”睡着。如果此时,爸爸妈妈能够静下心来,专心陪伴宝宝,那么小家伙儿很可能不一会儿就能安然入睡。
宝宝难道有“超能力”,能读懂爸爸妈妈的所思所想?这当然不可能。不过,宝宝却能够感受到周围人的态度、情绪,捕捉到了你内心的“小秘密”。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和周围的环境建立起了微妙的关系。不要小看宝宝的这种能力,这恰恰是决定他是否“好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例如,有些家庭可能并未准备好要宝宝,小生命到来时,父母还处于慌乱甚至有些抵触的状态,从内心还没办法完全接受二人世界突然变成了三口之家。通常这种情况下,宝宝也会变得难带一些,这就是因为他感受到了妈妈情不自禁散发出的排斥情绪,内心也会变得焦虑和缺乏安全感,便只好将这种感觉化为哭闹。最终导致爸爸妈妈越来越疲倦、宝宝越来越难带。其实,改善这种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父母调整心态,当爸爸妈妈从心底接受宝宝时,他通常也会变得“善解人意”起来。
除此之外,如果爸爸在育儿中的参与度比较低,或者家庭的氛围不和谐,让妈妈感到独自面对育儿生活的压力过大,对于每天照顾宝宝耗费了自己太多的精力、占用了太多时间而牢骚满腹、内心失衡,加之身体疲劳而对宝宝懒于关心时,这些负面情绪也会无一遗漏地传递给宝宝,让他变成难带的“小恶魔”。
其实,对于宝宝来说,在满足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后,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除了会去敏感地探触环境,也会用尽全力去吸引爸爸妈妈的关注,以获得更多的爱——肢体动作、哭闹、微笑、咿呀呢喃都会成为宝宝的沟通方式。如果采用积极的方式就能够吸引父母的关注,那么宝宝的行为就会得到强化,慢慢习惯用微笑和咿咿呀呀“说话”与爸爸妈妈进行沟通。反之,当积极的信号无效时,宝宝或由于沮丧,或出于“策略”需要,只好改变方式,用哭闹、不听话、表现出各种问题来吸引注意,而当他发现,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成功得到关注时,恶性循环便开始了——宝宝越来越难带,爸爸妈妈也越来越焦躁。所以,当你发现宝宝特别难带的时候,先别着急抱怨没有遇到一个“懂事”的宝宝,从检讨自身做起,也许更容易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关于带宝宝,你是否有话要说?
你是如何与宝宝沟通的呢?
点击“添加我的妙招”分享给更多爸爸妈妈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崔玉涛的育学园,了解更多科学专业的知识